第(1/3)頁 馮琪琪看似很配合的簽署了各種文件,但實則這不過就是一種蒙蔽人心的假象。 趙啟對于這個人也不似對她人那般了解,因此目前對她的計劃,就是先讓她待在這欽天監內,起碼要在可掌控范圍內。 時至今日,趙啟心中對第一批隊員的人選也就只剩下一個人還沒有報到了。 不過這個人應該是這些人中最簡單的一個,想必現在也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趙啟獨自回到了辦公室,坐在辦公椅上,看著對面墻上掛著的炎國地圖。 在這張地圖上分別標注了宜山山神,和霧山郡河神兩處封神位置。 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趙啟有信心,在第一階段封神計劃啟動的過程中,讓更多的封神之地出現在這份地圖上。 不過這些神明終究只是抵抗妖魔的力量之一,人類的命運終究還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盡管目前第二階段還沒有啟動,但在趙啟的心里實則已經開始思量,全民修行的階段要如何進行鋪墊了。 接下來的幾天里,趙啟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辦公室,他親筆書寫的文件已經堆成了小山。 在這些文件里全都是為全民修行所要做出的前期鋪墊,比如首先要讓民眾開始接受修行概念,亦或者對于妖邪的認知,要巧妙的穿插在某種現有的學科,或者單獨創造出一種新的學科里。 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趙啟現在正在開創的,乃是在人類學術盲區之外的獨立學科。 至于那些新加入的隊員們,磨合起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 趙啟特地安排了民俗司司長,以及神話司司長來為這些隊員們講述一些基本的民俗知識以及神話理念。 他們現在所走的路和當初的張靈淵一樣,首先要有一定的基礎,才能接受趙啟設置的單獨訓練。 王無塵的學習態度倒是非常認真,且進步神速,僅僅是上了幾堂課,提出的問題就連民俗司司長都無法作出解答了。 閑暇之余,王無塵也會調來一些相關資料自學,他所彰顯出的天賦,實在是世間罕見。 李悵然對于民俗知識的接受程度較弱,因為民俗本身就要首先建立在與科學體系完全不同的世界觀上。 這讓他接受起來有些困難,因此測試成績不算突出,但在體能訓練上的成績極為優異。 尤其是劍術,自學成才,大巧不工,令人驚嘆。 最讓老師們頭疼的莫過于馮琪琪了,因為她壓根就不參與任何的訓練。 從這一點就能夠看出,馮琪琪的心從來就不在這里。 趙啟將這些都看在眼中,但從未進行過任何干涉。 這些基礎訓練,無非就是提高一下大家的起點,真正對于他們而言,會起到至關作用的訓練,還得是自己親自來。 欽天監看似一切都已經按部就班的有所進展,各司各部紛紛就位,眾院士同心協力,正在為欽天監逐漸鋪開一個完整的體系。 其中觀天司和諦聽司最為繁忙,畢竟這兩個部門屬于情報部門。 觀天司日日記錄天象變化,并依靠天象學術來推演天象所形成的卦象。 諦聽司的大廳內,則是放著一張和趙啟辦公室一模一樣的炎國風水地圖。 他們同時也在與龍郡地質總局建立信息互通的合作,以此來洞悉炎國風水的整體變化。 在面臨一些無法確定的風水問題時,諦聽司也會派出院士組成調查組,悄無聲息的前往各個城市。 偶爾這些人能夠被民眾們看到,但也只當是普通的地質勘查,并不知曉,這些人正在完善相關于炎國風水的情報網。 但隨著調查的深入,觀天司這日率先發現了問題。 此刻觀天司司長劉天一,匆匆忙忙的拿著一份文件穿過走廊,來到了會議室里。 此刻一眾院士已紛紛就位。 “諸位,最近的天象觀測不太正常,我們需要整理一下目前掌握的信息,決定是否要向監使報告。” 一邊說著話,劉天一一邊打開了身后的屏幕,隨后將早已收錄在u盤中的文件,播放在了大屏幕上。 只見屏幕上很快便顯現出了夜空的畫面,但在這其中有一顆紅色耀眼的星星格外清晰,并正在按照文件中畫出的弧線不斷移動。 “根據各位院士對星象的推演,十月十五日晚上,火星與太陽視黃經相差一百八十度時,會發生火星沖日的現象。 這種星象,按照推算,在十七年里大概會發生八次,可現在絕不是此天象該出現的正確時機。 這種變化讓人很難判斷,但螢火守心的天象,不能輕易忽視。” 劉天一口中所說的火星沖日,是近代天文學界對此天象起的名字。 這種現象發生的時候,人們可以在地球清楚的看到火星和太陽把地球夾在中間。 太陽從西方落下,火星就會從東方升起,而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火星又會從西方落下。 地球在這其中形成夾擊之象,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星象奇觀。 但若是從天象學術的角度來看,這可并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因為根據一眾院士的推測,這次出現火星沖日的現象時,火星和天蝎座的三顆星相連,并且會停留一段時間,這種現象被古人稱之為熒惑守心天象。 在古時觀測到這種天象時就會被認為是兇兆,它意味著皇帝的寶座可能不保,甚至更嚴重者是整個國家的龍脈是大損,國運低迷。 在歷史中首次出現有關螢惑守心的記載,是在《史記,始皇帝本紀》中。 此天象所照之地,便被認定將有大災發生。 所以劉天一才會如此慎重的召開會議,想要聽聽其他院士們對于這件事情的分析。 “如果單從星象來看,大災的預兆已經出現。 因為咱們欽天監有調動衛星的權限,所以我提前已經利用三角定位法確定出了火星沖日時熒惑守心天象,所籠罩的范圍。” 這位院士一邊說著一邊走上前來,拿起旁邊的觸屏筆,在大屏幕上地圖中的其中一塊位置畫上了一個圓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