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似乎是注意到了趙啟看向自己的眼神里有些詫異,張振山笑了笑說道: “我出生于一個偏僻的山村,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都是老一輩常說的一些民俗規矩。 比如什么門前不種柳,房后不栽桑。 再或者生肖相克,喪葬禁忌之類的…… 我們國家的文化實際上離不開民俗,只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卻也不得不與之區分開,但實際上我們國家從來沒有排斥過民俗,我也始終認為無需對民俗之事報以抵觸。 入境而問禁,入過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過節時的儀式,婚喪嫁娶時的講究。這些都是民俗,也正是這些,才構成了較為精彩的東方文化體系,才讓我們的國家區別于其他國家,成為源遠流長的六千年泱泱大國。” 趙啟沒有想到,身為警備司司長的張振山,對于民俗之事,竟然是如此通透的看法。 這也難怪,在前世之時,張振山能夠從一眾屠妖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數一數二的強者。 因為他對這些事情的觀點態度,從本質上就與其他人不同。 很快,張振山便再度開口說道: “不過,這并不代表我相信精怪這種東西的存在。” 說到這里,張振山眼神里充滿探尋之意的看向了趙啟: “聽你剛才說話的意思,似乎是覺得這些科研團隊的失蹤是有精怪在作祟。 這不可能吧? 錯誤的調查方向,必然會帶來錯誤的調查結果。” 雖然眼前的張振山還不如前世那般耀眼,但趙啟從他的身上能夠感受到那種熟悉的智慧。 他并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直接表露出質疑,而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上,以自身立場,來就事論事的對當前的事態進行評判。 這種熟悉的感覺,讓趙啟心中感觸頗多。 不過還沒等他回答,張振山便擺了擺手: “純屬閑聊,不必介懷。 這次事件我們兵方只是幫忙封鎖現場,具體的調查是由國秘處進行。 所以我只是表達我的看法,并不會干涉你們接下來的任何調查方向。 不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