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想著,姜堯將心神沉入《天帝踏光陰》這門絕世刀法的真意傳承之中,卻發現它根本不完整,缺少了大半。 ‘需要集齊天書五卷嗎!’ 心中念頭轉動,姜堯明白了殘缺的原因,這一刻他完成主線任務的動力又多了一個。 畢竟這可是蘊含時光之道的絕世刀法,也可算得上是此界最強的刀法。 作為一名刀客,要說姜堯不心動,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明白天帝還未隕落,一直躲在光陰刀之中,沒有祂的點頭,這門刀法是誰碰誰死。 因此,姜堯在六道輪回空間之中,從來沒有打過這門刀法的主意。 如今,既然天帝已經點頭,將這門傳承送給自己了,那姜堯自然也不會客氣。 至于最終的結果如何,姜堯就看自己在最終能否登臨彼岸。 若是能登臨彼岸,自然可以輕松的跳出棋局,成為棋手,這些因果自然也能輕松還清。 若是不能,那么姜堯也不在乎了,就老老實實洗干凈,讓這些大佬分吧分吧,自己去拿吧! 想著,姜堯將心神從這門刀法的真意傳承上收回,不再去想它,反正一時半會不全,也參悟不了。 此時,姜堯的心神中沉入體內如恒河沙數的穴竅之中,浮現出剛剛參悟天書第一卷,修為差點突破之時,心中產生的感悟。 那一刻,姜堯感覺自己仿佛已經確定了自己的道路,精神與天地完美交融,內天地徹底調整完畢,似乎要邁入返璞歸真的境界。 可惜,或許是因為天書不全,也或許是姜堯自身對于天地大道的感悟、對于自身功法、對于精神世界之中的那株古樹的道韻的領悟還不夠,又從那個狀態之中退了出來。 不過,剛剛那一刻的感悟也留在了姜堯的心中,讓他對于自身的道路,對于內天地的調整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清楚了自己的內天地應該如何構建。 而這一切則都與他精神世界之中,那棵仿佛支撐著諸天萬界的神秘古樹有關。 因為這一刻,姜堯的腦海之中浮現出一世之尊世界的諸天萬界的根基與構成,想起了一世之尊世界的世界觀,清楚了自己的內天地如何模仿更加貼近。 此方世界的天地之初,有元始應道而進行開天辟地,隨后紀元開始。 而在紀元之初,會出現類似建木的存在誕生,成為諸天萬界的根基。 祂扎根仙域與九幽,同時枝干蔓延至諸天萬界,支撐起此方世界的一切。 隨著紀元的流轉,祂也會汲取諸天萬界的種種大道,在紀元終結之時,結出一枚蘊含此方世界所有大道的果實。 等到果實徹底成熟,建木會徹底枯萎崩毀,帶來一個紀元的毀滅。 而這枚果實則會在下個紀元元始開辟天地之后,成長為類似建木的存在,繼續支撐諸天萬界。 本紀元之所以被稱為末劫,便是因為在某些特定人物(對,就是你,道尊)的算計之下,在諸位彼岸天意的推算中,下個紀元應該不會再有類似之物誕生,用來支撐諸天萬界,因此這個紀元才會被稱為末劫。 這也是佛祖能輕易的將建木果實取走,用來幫助自己突破至半步超脫的原因所在。 因為在諸位彼岸天意的推算之中,它已經沒用了。 否則,就算是佛祖再強,諸位彼岸也不可能讓祂將果實取走。 至于道尊這么做的原因,在姜堯看來,或許是為了徹底消除自己留下的天道怪物,徹底的完成超脫。 畢竟,祂作為第一個超脫者,所用的方法都是摸索出來的,有著一定的缺陷,誕生了類似于天道怪物的存在。 而在末劫之中,就能將這個怪物徹底的泯滅,清除自己超脫后留下的一切痕跡。 當然,道尊是真正的得道之士,雖然算計了這一切,但也為此方世界留下了希望,不至于讓這方世界真正的出現末劫,那便是原著中孟奇得到的大道之樹。 遠古洪荒時代,道尊以自身心血凝聚出了大道之樹,此樹伴隨黃老君降生,能吞噬大道,是黃老君的成道之物。 隨著黃老君的隕落,大道之樹凋零,留下了兩株幼苗。 一株隨著東皇太一降生,最終隨著東皇敗于昊天上帝之手,而被祂得到。 昊天上帝將其種植于東海盡頭,以自身和東皇太一的精血澆灌,希望能代替自己承受紀元崩、天帝殞的結局,便是此紀元青帝誕生的那株扶桑古樹。 而另一株被道尊賜予了祂的童子真武之手,最后兜兜轉轉的落入了孟奇這位二代元始手中,未來成為了他開辟下個紀元之后的支撐諸天之物。 這一切要說是巧合,要說不是道尊的算計,姜堯是絕對不信的。 至于道尊到底是剛開始就算計到了這些,培育大道之樹,還是超脫之后明白了一切之后,倒果為因,重新做出的布置,這一切恐怕就只有道尊自己知道了。 畢竟,道果者,不可知不可論,一說就錯,一想就謬,所有的一切邏輯都不存在于祂們的身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