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十個字筆意古樸,筆勢蒼勁,仿佛有種強大的意停留在其中,給人一種呼嘯蒼穹的豪壯之勢。 看著這句貫穿天書五卷的話,感受著其中蘊含的意,姜堯不禁感嘆,黑心老人也算是個人物,至少精神境界不遜色于外景。 同時,姜堯對于天書的內容也更加好奇了。 越過石碑之后,后面的鐘乳洞中有一塊青色石臺,上面盤坐著一具骷髏,應該就是黑心老人的遺骸。 而骷髏的兩邊則又出現了兩條通道。 想起原著中張小凡選擇的道路,姜堯腳下一動,身形朝著左邊的通道而去。 片刻之后,一個石室出現姜堯的眼前,讓他心中一動,下意識的加快了腳步。 進入石室,里面空空如也,映入姜堯眼簾的是周圍堅硬的墻壁上刻著的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 見狀,姜堯松了口氣,看來劇情和原著差不多,那么自己尋找其它幾卷的天書也就有目標了。 想著,姜堯將目光放到這些石刻之上,從開頭仔細的觀看了起來。 只見在石刻的開頭,只刻了兩個古樸蒼勁的大字天書! 其后則寫著天書第一卷! 夫天地造化者,蓋謂混沌之時,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輝,天地混其體,廓然既變,清濁乃陳。 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然天地萬物,皆有其相,眾生沉迷,惑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為眾相故,心生三毒三懼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五刑,道褒無名,是故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達光明。 持一正道,內體自性,天地以本為心者也。 故動息地中,乃天地無心也。 故無實無虛也。 故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也。 故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哉! 這段文字沒有絲毫的修行法門,只有一些對于天地的感悟,對于道理的總結,可算是天書的總綱。 但其中佛道魔三道無所不包,似乎記載著修行的本質。 看到這段文字的瞬間,即使是掌握著眾多神功的姜堯都產生許多別樣的體會,一時間沉浸在其中,許多感悟涌上心頭。 他的體內《**玄功》自然運轉,這些感悟完美的融入心法的運轉之中。 姜堯修行的這門絕世神功本就是元始天尊的佛門之身圣佛創造的,其中包含著佛道兩家的無上大道。 他此時感悟到天書中蘊含的佛門感悟也被心法完美的包容,成為其容納變化的一部分。 容納變化,身成不滅,一切成空,心證菩提! 《**玄功》開篇的四句總綱浮現在姜堯的心中,這一刻,他對于這門心法的理解又精進了一分。 他的體內,心神居于無窮高處,周身恒河沙數的穴竅不斷震動,內天地根據自身的領悟開始不斷的發生著變化與調整,他的氣息變得越發的圓滿包容,與天地的聯系越發緊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