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著楊玉越行越遠,警方人員在放松下來的同時又不免有一些遺憾。 差一點...差一點就可以逮捕他了... 不一會兒,對講機里傳來第三小組的匯報:他們跟丟了。 對于這種結果,警方高層早有心理預期,因此也沒有過多在意。 他們相信,船只靠岸之時,就是楊玉落網之日。 倘若楊玉放棄這批藥,那他也落不了好,那些斷藥的病人會把他撕個粉碎。 因此,他來港口拿藥是死,不拿也是死。 接下來的兩三天,楊玉時不時暴露一下自己的行蹤。 有時是在監控下,有時是在港口處,還有時在某些銷售代理處... 但警方都不為所動,除了常規的跟蹤調查之外,就死守著港口不放,他們相信這地方是致勝關鍵點。 在警方看來,楊玉已經是焦頭爛額了。 而且隨著船只靠岸的時間越來越近,他必然會在急中出錯! 但楊玉卻沒感覺到有什么可著急的。 他每天都開著車在滬海亂逛,一方面顯示顯示存在感,一方面抓緊時間欣賞一下滬海的風景。 畢竟他在這里待不了多久了。 等到印度格列寧從張長林那邊流入市場,滬海警局就能反應過來,他們要等的船永遠不會靠岸了... 在多次戲耍滬海警局的情況下,楊玉不覺得自己繼續生活在這座城市是一個好的選擇。 在唐探世界勸秦風和唐仁的話,同樣適合用在自己身上。 而且,現在才世紀初,國內四大一線城市都有很多發展機會,楊玉實在沒必要頂著一個警局的壓力,在滬海死磕。 一周后,滬海市面上突然爆出大量的印度格列寧。 警方被這一消息打的措手不及。 他們很確定,楊玉沒有從碼頭提走任何貨物! 那這批仿制藥是從哪里來的?! 詳細調查后,他們發現,這批印度格列寧是從姑蘇方向過來的。 而且,賣藥的也早就換了人,兩個領頭的一個叫張院士,一個叫老汪... 一聽老汪這個名字,曹斌他們就意識到,楊玉早就出手了,不過換了合作對象。 同時,印度格列寧的泛濫已經不局限在滬海周邊了,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這種藥... 還是同一家米粉店,楊玉約了曹斌在這里告個別。 至于程勇他們,已經吃過火鍋,開過歡送會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