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龍王殿,呵呵!” 片刻后,李清風和憫和尚到來,對著牌匾端詳半天。 李清風搖搖頭,“字體并非古書,不超過百年,是入水后才掛上的。” 憫和尚也看出,這片宮殿,赫然是從某座佛寺搬過來。 原本大殿中央供奉的佛像,不翼而飛,只剩下一個大坑。 墻上壁畫中,諸天神佛齊聚,儼然是復原佛經(jīng)中的某個浩大名場面。 憫和尚很感興趣,仔細進行了科普,奈何鐘生和李清風都不感興趣。 “只是不知道,這座龍王殿,和四瀆龍王有無關(guān)聯(lián)?” 四瀆龍王,占據(jù)天下四條通入大海的河流,分別是江、河、淮、濟。 長江、黃河、淮水、濟水,為天下四大名河,匯聚內(nèi)陸水流通往大海,并稱四瀆。 四瀆龍王,便是鎮(zhèn)守四水的龍王。 鐘生奇怪了,“不是說四海龍王嗎?” 呃,他有限的知識,來自于西游記,只知道東南西北四海龍王。 區(qū)別大了,前者是淡水龍,后者是咸水龍,劃分地盤,互不相干。 真龍神獸,在天乘云、落地馭水,遍布天下水脈,分走河神水神的權(quán)限。 望洋興嘆的河伯,便是身為四瀆之一的黃河水神。 可想而知,河伯與黃河龍王日常相處,并不會太愉快。 鐘生說出現(xiàn)前查探的情況,李清風和憫和尚一時陷入沉思。 “不,不可能是龍王。” 李清風斷然說道,“若是真龍,盤踞此地為宮殿,必定是光明正大。” “可你看這邊,晦暗莫名,甚至多有藏頭露尾的痕跡,定是別有邪物,假冒龍王之名。” 他看向憫和尚,問道,“你看出什么了?” 憫和尚雙手合十,吐出兩個字節(jié),“naga” 此為梵文音節(jié),但李道士一聽明白了,“那伽。” “原來是你們佛門曲解含義,以域外毒蛇,取代我赤縣神龍。” 原來,佛教傳至域外,胡人好夸夸其談,經(jīng)義傳入中土后,為了擴大影響,在釋義中多有夸張。 比方說道教至高無上色仙人,在佛教故事中,遭貶斥成外道。 神靈呢,動不動聽了我佛教誨,幡然悔悟,拜入佛祖座下。 龍,是被黑得最慘的一個物種。 金翅大鵬王,是佛教神鳥之一,原本日食一千頭毒蛇。 可是傳到了中土,大蛇被翻譯成神龍,成了日食千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