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晴天》背后的陸昂,品行亟待改變】這篇文章的出現。 網絡上便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現了大量類似的文章。 內容不盡相同,核心卻都相似。 講述著陸昂為人自負、狂妄自大、目無尊長、品行低劣等等。 其中關于陸昂在《明日之星》和《創造001》中表現和故事,這些文章的著重點。 通過一段段陸昂如何抵觸評委的建議、口噴評委,將陸昂目中無人、得意忘形、不可一世、驕傲自大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特別是將陸昂與羅志翔的故事,講述的有聲有色栩栩如生。 羅志翔欣賞陸昂的編舞天賦,愿意提攜他。 陸昂恭敬又欣喜的答應了,將羅志翔哄得開心后,他提出讓羅志翔在舞臺上幫他造勢,公開邀請他。 然而當羅志翔在舞臺上邀請陸昂時,陸昂為了博人眼球,當場說他只有音樂夢,以此拒絕! 甚至出言嘲諷。 羅志翔險些發飆。 這些陸昂與羅志翔的故事核心大致相同,只是細節有些差異。 每篇文章的作者都仿佛親臨現場般,講述的有聲有色。 網友們有一些人深信,有一些人不信。 更多的人則是心存疑惑,不知真假。 而受到這些文章的影響,大多數人對陸昂的印象,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一些變化。 這些文章中的故事,便像一根刺般,扎入了大家的心中。 陸昂的形象,不再是演唱《晴天》時那般的飽滿、陽光。 是有瑕疵的。 便在這時時,在微博上沉寂已經許久的丁升突然發了一篇長微博: “近期在網絡上看到了些關于節目中某練習生的文章。” “我本人原本對這位練習生并不相熟,《明日之星》是我們唯一的交集。” “我是愿意提攜有天賦和潛力的新人的,只是我個人相比于音樂天賦,更看重一個人的品行。” “德藝雙馨,品德永遠是最重要的。” “一個不懂尊重、自以為是的人,是做不了藝人的。” “年輕人嘛,有些性子,與我產生些沖突,倒也沒什么。” “作為前輩,我是不會在乎的。” “爭吵也罷,辯論也罷,尚屬正常。” “只是我認為,羅老師作為港臺的藝人前輩,千里迢迢來到洛迦島錄制。” “他欣賞你,愿意提攜你,是一件大好事。” “你既然答應了,就得說到做到。” “私下答應,臺上拒絕,這算什么事?” “藝人需要流量,可不能為了流量便失了德行。” “更不能讓港臺的同行們,認為咱們內地的娛樂圈便如這般不堪。” “為了炒作,不擇手段!” “此等行為,實在下作!” “德藝雙磬,品德第一!” 丁升的長微博發布后不久,王旭便轉發了他的微博,并附言: “私下答應,臺上拒絕,實在不堪。” “收獲流量,失了德行,如何長久?” “德藝雙磬,品德第一!” 二人的微博內容,便如在落入水中的巨石,激起了滔天的波浪。 雖然他們的微博中,都沒有點出指責的對象是誰,以某練習生替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