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數日后,迪亞巴克爾城外軍營大帳,易卜拉欣瀏覽著新送來的信件。 第一封信是從大不里士送來的,主要有兩個內容。一是自己的拉萊侯賽因大埃米爾寄來的,大概說了在自己帶走了主力部隊之后又爆發了幾次農民反叛,不過靠著部落提供的紅頭民兵順利將其撲滅。 除了穩定了國內秩序之外,他還利用這些臨時工嚇唬了東部的各個割據勢力,現在,波斯伊拉克(iraqeajam,伊朗中部偏北地區,囊括了德黑蘭、庫姆等城市)、洛雷斯坦、克爾曼和伊斯法罕地區已經被全部納入囊中了,尚未控制的僅剩法爾斯和波斯灣沿岸地區。 看完這短短幾段之后,易卜拉欣拿筆寫下批示,要求教士加強對鄉村的控制,同時從可靠的紅頭老兵中招募一批人下到鄉村,授予固定面積的特權地產,由他們負責組織地方民兵、維持地方秩序。同時易卜拉欣還提出了可以在鄉村使用桃花石的保甲制度和連坐制度,要求他們相互監督,民兵也可以據此編制。 第二件事就是易卜拉欣的老婆到了,在準備了一段時間后,阿里將自己的女兒米拉連同嫁妝已經送到了大不里士,在侯賽因的安排下已經住進了宮殿,在阿里的資助下,他送來的仆人和工匠們將會好好翻修這個宮殿,讓它更符合萬王之王的身份。同時他接受了塔巴里斯坦世襲總督的官職,被允許保留原來的排場和多數權力。 對于翻修大不里士的宮殿,易卜拉欣表示無所謂,按照他的設想,他之后是要遷都到德黑蘭或是伊斯法罕的,對于這個臨時國都并不是很上心。 在這件事后邊,易卜拉欣只批復道:“我知道了。” 處理完第一封信件,易卜拉欣將其交還給大不里士來的信使。 而后他拿起了第二份信件。與前一封信件相比,這封信的字跡就潦草許多,但大致還是能看懂。不過當他看完正文之后,易卜拉欣覺得有些不對勁。 穆拉德突然寫信請求改信、向自己投降。這本身倒是沒什么,畢竟自己接連碾碎了阿爾萬德和艾哈邁德,他感到不害怕才是怪事。 但按理說,外交信件不應該寫的這么潦草,前來的信使也只有一人。穆拉德并不是某個試圖背叛君王的臣子,不需要做的這么隱蔽。 難不成,他控制不住手下的軍頭們? 但,控制不住又怎么樣呢?無論是穆拉德順利投降還是引發了內訌都對易卜拉欣有利。 而后他迅速讓侍衛們召集了幕僚和汗王們前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