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來人態(tài)度極其謙卑,奉皇命送回了賈琰之前被康晉收走的那枚玉佩。
但心細如發(fā)的賈琰馬上就察覺到眼前物并非己身之前持有的那一枚,盡管式樣、材質(zhì)、雕工、大小均如出一轍。
他那一枚因少年經(jīng)年把玩帶著一層細膩光潤的包漿,而這一枚似封存已久。
隨后關(guān)于他失寵的傳言也就傳進府來。
賈琰洞若觀火,這般傳言八成是一群“有心人”見蜀王被召回自以為是的傳謠,繼而以訛傳訛而已。
或者說,這本就是很多人“意淫”和希望看到的結(jié)果,或許說某人無意中的一句幸災(zāi)樂禍,流言就開始在京師勛貴的小圈子里高速傳播。
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恐怕到死也不會明白,在宮里那位至尊心里,賈琰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
夜幕漸臨,現(xiàn)在的大周京師,已完全化為一座不夜城。
城中內(nèi)外,各大坊市,張燈結(jié)彩,人聲鼎沸,歡樂盈天。
街市盡賣撒佛花、韭黃、生菜、蘭芽、勃荷、胡桃、澤州餳,商戶競售錦裝、新歷、諸般大小門神、桃符、鐘馗、狻猊、虎頭及金彩縷花、春帖幡勝之類,又有市爆仗、成架煙火之類。
自薄暮時分起,榮府就在榮慶堂上設(shè)下大宴,諸人齊聚,以為守歲宴。
賈母高坐臺上,笑吟吟望著堂上一干后輩兒孫,目光巡視間卻沒有發(fā)現(xiàn)林黛玉的身影,不由一怔。
賈母望向王熙鳳。
王熙鳳嬌笑兩聲:“老太太,林妹妹說今兒身子不爽利,也吃不得酒,受不了風(fēng)寒,就不來守歲了,讓我跟您老說一聲。”
賈母面色微沉。
她情知黛玉在鬧情緒,只是找了個藉口不來而已。
她雖然還未開口提出悔婚,但這府中上下幾乎都心知肚明,這是早早晚晚的事,最多過了年。
這當(dāng)然瞞不過心細如發(fā)的林黛玉。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她當(dāng)日寫下的這兩句詩,此刻讀來更是百感交集。
賈母心中不虞。
但她不會因為林黛玉的缺席而影響自己過年守歲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情緒。
所以就隨意點點頭,主動笑著岔開話題去:“今兒大年夜,闔府同樂。
鳳哥兒,吩咐下去,給下人們另開幾席,酒菜管夠,另外每人打賞一兩銀子!”
王熙鳳眉眼間滿是媚笑:“哎呦喂,老祖宗,您老可真是大方!好好好,就每人打賞一兩銀子!這叫什么來著,普天同慶?”
王熙鳳相鄰的李紈嘴角輕抽,趕緊垂下頭去掩飾自己的鄙夷情緒。
最近王熙鳳跳得實在歡,早些時候還專門去西暖閣對黛玉好一陣明槍暗箭冷嘲熱諷,被怒火正盛的林懟懟給轟出門來。
這回連薛寶釵都看不下去,聞言忍不住啐了口,順帶刺撓王熙鳳一句道:“鳳辣子,你又亂講!老太太這叫體恤下人好不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