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她代表賈家全族和寧榮兩支,經“討價還價”終與宮里達成了默契。
寧府侵占賈琰家資共計折銀三十八萬兩,這是由戶部和光武衛反復盤點的結果。
寧國府上下,目前只余庫銀十三萬兩,城外莊子四座,經營不善的酒坊店鋪三五處,全部家當加起來不足十九萬兩。
上述資產不包括寧府這棟富麗堂皇的大宅。
因為這是朝廷敕造,寧府只有居住權,并無產權。
也就是說,寧府資不抵債,還差接近二十萬兩的缺口。
三方斡旋的結果,寧府查抄的十三萬兩現銀和相關田產,充入國庫歸公,而寧府自此歸私有——也就相當于是朝廷將寧府大宅作價十九萬兩白銀給賣了。
再由戶部出面將寧國府作為不動產賠償抵債給賈琰。
戶部空手套白狼,白撿了十幾萬兩銀子。
至于缺口的二十萬兩,由西府承擔,可以“分期付款”。
先行兌現十萬兩現銀,剩余十萬兩日后作為林黛玉的嫁妝陪嫁過去。
賈母本想……結果雍熙帝一眼就看穿了賈家的心思,總之乾綱獨斷,該嫁一定要嫁,但該出的銀子一文也不能少。
賈珍惹的禍,西府跟著填坑,還搭上了一個林黛玉。
這一筆十萬兩白銀出去,直接就讓西府現銀掃空。
賈母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面子,心痛得老太太從宮里回來的路上連心肝都不斷抽動著。
但為了闔府老少的身家性命,賈母也只能選擇舍財保全賈家。
其實花錢買平安,已算是雍熙帝網開一面了。
不說別的,單憑光武衛從寧府搜查出來的那幾大車涉險僭越的違制之物,就足夠給寧府扣上一頂謀逆的帽子,殃及整個家族萬劫不復。
而就在賈母進宮之時,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會審,對賈珍案做出了最終判決。
賈蓉流徙三千里配軍寧古塔,賈薔流徙一千五百里至西北邊塞,遇赦不赦。
京兆府判官傅試及相關貪官污吏徇私舞弊,貪贓枉法,革職充軍。
賴二及寧府惡奴一十八人,東校場斬立決。
自此,賈珍案徹底塵埃落定。
……
紅日高懸。
賈琰靜靜站在寧府門前,身后是吳默和諸葛青。
賈琰的面色有些奇異。
他推動了兇險的開局,卻沒有想到夢幻般的結果。
寧府居然被宮里以償債的形式抵給了他,他搖身一變,成為了寧府的新主人。
他絞盡腦汁想要跟賈家劃清界限,不成想臨了還是難以甩脫。唯一的收獲,就是與林黛玉在陰差陽錯之下定親。
早上他與戶部兩名主事進行了資產交割和清點,這座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的國公府第,真正落入他的名下。
而來自于西府的十萬兩白銀,也在戶部和光武衛的監督下進了寧府庫房。眼見白花花的幾大箱子白銀進了寧府的庫房,賈璉英俊的臉都在抽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