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賈母當時貪圖重利,卻又不怎么甘心將林黛玉許給一個毫無根基的少年。再說當時林黛玉確實年紀還小。
十二歲中解元又如何,京里權貴子弟遍地走,隨便哪個都比他強。
所以賈母以征求揚州林如海意見為藉口搪塞過去。
隨后李氏出了事死在寧府,這事自然就不了了之,無人知曉。
賈母本要將這事爛在心底都不會再提,誰知世事難料……為了賈家,為了寶玉的錦繡前程,她才厚著老臉翻開這篇。
在賈母看來,少年賈琰系純孝之人,若是其母意愿,他不會不從。
而只要將賈琰與林黛玉的親事促成,償債的事就好說。
若為一家人,多點少點、給與不給,都是自家事,就算皇帝,也不好過多干預吧?
這是賈母真實的心態。
實話講,賈琰此刻并不知皇帝已向榮府下了口諭,勒令榮府替寧府償債。
也實話講,關乎林黛玉,作為鐵桿的紅樓“黛粉”,他是真的有些動心了。
賈琰面前不由浮現出一個嬌柔清瘦的麗影,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這是前世影視劇里的形象。
但賈琰很快就收斂心神,壓制住蠢蠢欲動的情緒。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賈母突然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必懷什么叵測的心思。
他抬頭望向賈母,眸光清澈而鋒銳。
賈母老臉一紅,但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絕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她面上浮起一抹圓滑的笑意:“這是你娘的心意,老身也能做主,你若不反對,你和玉兒就先算定了這樁親。
自此,你我兩家便成了姻親,過去那些恩恩怨怨丑仇恨恨的,就隨風散去吧。
琰哥兒,人活著,總得往前看不是?”
……
畫屏后,薛寶釵坐在錦墩上,單手托腮,眉目間流淌著幾分奇色。
方才賈母所言,真像話本上傳奇戲文一樣。
誰能想到,這顰兒和那賈琰居然還有這份緣分?
賈探春和賈迎春手拉手,姐妹倆猶自沉浸在巨大的震驚中不可自拔。
小蘿莉賈惜春嘻嘻笑著,要去抓林黛玉的手道:“嘖嘖,原來還真的是林姐夫!顰兒姐姐,你哭什么呀?”
林黛玉面色幽然,呆坐著,兩行清淚津然而下。
賈母為了利益和榮府富貴的所謂“大局”,義無反顧就將她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