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到家中的賈琰沐浴更衣,在燭火下照舊手不釋卷。
這是少年十年來雷打不動的習慣。
到了賈琰,為了春闈,為了科舉晉身,他也不得不從善如流。
大周王朝的科舉制度類宋,略有差異。
此時還沒有后來的八股文制度。
考試以經義、詩賦、策論為主。
上述三者,皆為少年的強項。
賈琰穿越過來,融會貫通了記憶和靈魂之后,愈加佩服少年的滿腹經綸。
這大概七成屬于天賦,三成源于勤奮。
對于大多數讀書人來說,科舉之路其實非常艱難,遠甚于后世的高考。
各省數千舉子進京參加春闈會試,錄取者最多百余人。
這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所以古人才詩曰,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紅燭搖曳,夜已深沉,阿昌早就入睡,賈琰披起大氅推門而出,走到院中。
月明星稀,寒風刺骨。
他抬頭望向滿天繁星,思緒飛遠。
他想起了前世的很多事情。
他的親人,他的戰友,他晝夜不離身的狙擊步槍和防暴匕首。
上輩子他可以毫不遲疑將后背交給兄弟,但在這個古代世界,他能指望的只有自己。
遍地荊棘,一步都不能走錯。
他唯有如履薄冰,努力將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上。
但這何其艱難。
所以穿越至今近月,他的心神一直都處在某種繃緊的狀態。
好在一切尚還順利,成功扳倒了賈珍,清除了暫時的生存之患。
廂房中傳來阿昌如雷的鼾聲,賈琰扭頭一瞥,啞然失笑。
這廝頭腦簡單,又極感性,喜怒哀樂各種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
想哭就哭,想睡就睡。
賈琰聳聳肩,覺得自己也該去睡個好覺,養精蓄銳,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