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很明顯,現(xiàn)在除了幾個士紳突然開始叫苦免稅,道理很簡單,他們租田是花錢了的,因而商稅必須減免。其余還是風平浪靜。 聯(lián)想后世有位玉米曉夫也是自己嚷出了問題,卻不能解決問題。結(jié)局是老大哥那個朝廷的精英分子從此絕望,再不能團結(jié),老大哥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與崩潰。 因此,為了補自己這個簍子,必須得提出一個建設(shè)性的辦法才行。嘉靖能一直不吭聲或許就在看自己的實用價值吧。 但要在這種環(huán)境下想辦法何其艱難。 ---------------------- 在書房思考沒多久,管家就來報告,前衙徐、趙、鄭、何、沈幾家員外又來折騰減免商稅了。 “高知府,還望府尊明察秋毫,奏明皇上。我等租田種桑,上應(yīng)國策,下濟災(zāi)民。不說勞苦功高,至少也是竭盡全力。但租田確實花了錢的,不能還像以往一樣交商稅啊。如果這樣,以后誰敢響應(yīng)國策,這不是明擺著欺負老實人嗎?”徐員外首先發(fā)話了。 “高知府,當初我是率先響應(yīng)你的政策的,但現(xiàn)在道理確實如此。朝廷也不能總是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吧,況且這商稅原本沒多少。你看是不是能免則免了”趙真善緊跟著徐員外后發(fā)言,雖然套了下近乎,卻更是讓高翰文為難。 但經(jīng)過這句話,高翰文似乎抓住了重點,原本商稅沒多少,但沒多少到底是多少呢?還不清楚呢,立刻回敬了一句:“具體原本商稅是多少,我還不清楚,已經(jīng)讓徐同知、沈知事、馬照磨匯同核算了,等算清楚了才能給大家一個答復(fù)” 就這樣,以我們尚不清楚,還在工作中為由再次搪塞過去了。 但天天如此搪塞也不是辦法。這每天下午定時來聊天的搞法害得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應(yīng)對嘉靖那頭的壓力。 誒,到這時,高翰文發(fā)現(xiàn)這似乎是個陽謀,減免商稅只是個由頭,就算真減免了還有其他事情,主要就是占用他這個知府大人的時間。只要時間久了,嘉靖失去了耐心,自然萬事皆休。 意識到這處境的高翰文,更郁悶了。這大明朝是活該要亡啊。但凡想干點事情來,領(lǐng)導(dǎo)想的是馬上出成果,同僚想的是各種使絆子。就這四處漏風的破房子,能裱糊好嗎? 雖然自己郁悶,但想到后面還有老倒霉蛋張居正。高翰文暗自給自己打氣。 下午快下值,一個老書生進了衙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