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話說的,我一個閹人,怎么能代表陛下呢”楊公公立馬打起了楊氏太極,做出一副不削一聽的樣子。 “楊公公誤會了,我是說我跟您說的話能夠直接并且原原本本地傳到老道,太上道君那里嗎?”高翰文明確地追問了一句。 “你說吧”楊公公這死太監還是一副不咸不淡的樣子。 “那我說了,您老可別聽漏了”高翰文小小皮了一下,見著對方沒發火繼續講。 “租金的作用是錨定稅收啊。商稅啊。通過土地租金和織造局的銷售關系,就能推算出其他絲綢大戶的業務規模與利潤水平。比如一畝地2兩租金,對應3匹絲綢,利潤可能是10兩銀子。以后通過看桑苗規模就能測算絲綢大戶的業務規模與利潤水平,也能夠推測有沒有偷稅漏稅了” 還沒說完,就被楊金水打斷了。 “你這個推算跟租金什么關系,沒租金現在就能推算” 死太監也太扣了吧。這錢摳出來你又用不了,何必呢。腹誹過后,高翰文只得說道 “關鍵是稽核呀,有了這個租金,商戶不容易狡辯啊。我們只要找農戶一對峙就知道了。除非官商勾結。” “按你這道理以后商用農地最好都得租賃了,這樣該交的稅一個都跑不了了……”楊金水本來是想笑一下對方,突然發現自己好像發現了不得了的東西。 “楊公公高,實在是高啊。就是這個意思。想想宋朝南渡過后僅大明半壁江山歲入卻遠超我大明,就是商稅啊。屆時多出的成本,我們收商稅也能補足了。楊公公,我這連我老師小閣老都沒告訴,就只告訴了您,還請太上道君了解我的忠心與苦心啊。”高翰文,說起來開始雙手糊臉,主要是跟眼睛抹口水,顯得情真意切一些。 被高翰文這夸張的演技搞無語的楊金水,還在權衡著利弊得失。 如果說以前司禮監秉筆太監是他的最終目標,那現在開始,或許接老祖宗呂芳的班,司禮監掌印太監也不是不可能。畢竟這個接班人熬了三十年了,就等著接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