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由于聊得實在投機,大方的高翰文沒奈何,只能自掏腰包,做東去小蓮茶莊請客招待一行人了。誰讓高翰文是本地知府,要聊表地主之誼的。 好在小蓮茶莊官身去吃喝都是可以賒賬的,掌柜也熟悉,高翰文也不用擔心沒帶錢的尷尬了。 這一路拉家常,散步走過去,兩刻鐘的樣子。 到了小蓮茶莊,于老頭這講臺正好得空,過來答完招呼,又各安其位了。 要了一間單獨的雅間,高翰文及左右兩弟子坐右側,一番推辭,顏鈞與他帶的兩個弟子坐左側。 其他社學的學生要臉,不是親傳弟子怎好意思跟著一起蹭飯。這么不要臉的人,在大明的儒生里還是找不著的。 高翰文與顏鈞聊得熱絡,聊著聊著自然就聊到了胡宗憲在江浙一帶的抗倭局勢。而且顏鈞才從那邊過來,有一手資料。見著胡宗憲時,之前那死鬼高翰文沒表現好,也沒打聽下消息,這次得抓緊機會多問問了。 由于“改稻為桑”進展順利,浙江的士紳大都打開了糧倉掏出了五六年的陳糧抵地租,浙江這次并沒有擠占太多江蘇用來儲備作戰的糧食。因而與劇中不同,當前的局面時胡宗憲勢如破竹,已經將倭寇擠壓到舟山附近的小島上了。 倭寇也知道,決戰就在不遠了。要么永遠失去劫掠大明內陸的機會,要么就堂堂正正打敗大明目前最精銳的正規軍,從此名正言順在江浙駐扎下來。 如果單純江浙一股倭寇勢力倒還好,因為雖名為倭寇,不過也是借了日本人的名頭,主體還是因為禁海受影響的大明人。只要一旦勢單力薄,望風而降是指日可待。 但是這江浙倭寇背后還有福建倭寇的支持。很顯然福建倭寇是把江浙倭寇當成戰略屏障了。而恰好,江浙倭寇最為富庶,也最為勢大,最舍不得丟棄基業,也愿意借此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顏鈞就是在謀劃完決戰計劃后,轉道杭州的。想來應該就在秋收之后,等朝廷批準,胡宗憲就會發動針對舟山倭寇的海陸大圍剿。 講到這里,高翰文立刻舉杯,祝賀“大明將士皆英勇無畏,斬殺強敵”。 這一句話卻勾起了顏鈞的沉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