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晚吃飯,高翰文又給李時珍引薦了一下于老頭,郭小子。 仕途不順的讀書人見面,格外的親切。兩個人以漢靈帝的問題起頭,越聊越投機。 與高翰文不同,這兩傳統文人還是更期待出現明君賢臣的。 雖然高翰文在話本里盡量把問題歸結為整個社會運行機制設計的問題,但在這兩個人看來,根本問題還是在人上。 君不君、臣不臣的。 如果以往沒發現制度缺陷,他們只會批判十常侍、董卓、曹賊等等,但現在這兩人更是批判天下了。 機制設計是一個方面,人心人性才是決定這個機制設計走向崩壞或是完善的關鍵。什么機制設計都是人去執行的。 人心的崩壞才是一切無法挽回的根本。這也是到后面,諸葛丞相北伐,竟然當地人已經不認為是漢臣、漢民了。 好在曹魏靠人心崩壞上位,而自己也很快崩壞,被晉取代。而晉同樣靠人心崩壞上位,也迅速爆發八王之亂,連帶整個華夏沉淪。 這兩人在酒桌上迅速地為整個結論找到了證據,那就是凡是僭越上位的,很快都沒有好下場。這里就包括宋太祖的燭影斧聲。 兩人越講越覺得有道理,最后竟然哭了起來。 是啊,我大明得國之正秦漢以來無出其右,為什么也走到了這個關頭,蚍蜉撼樹,何其悲哀。兩人心里不甘心,身份上卻又無能為力。 “你們兩個大男人,不要哭了,這里還有小孩兒與女子呢。”高翰文不得不讓這兩斗酒的收了神通。再哭下去,一來確實不好看,二來仿佛大明明天就要倒了似的,前衙的錦衣衛坐探可一直還在呢,鬼知道有沒有竄到后衙聽墻根。 最后沒法,還是讓金翠蓮給一一扶到廂房了,兩人先前還痛哭流涕,沒幾分鐘就都睡著了,實屬化悲痛為睡眠了,不如睡去。 ------------- 送走了兩位老的,就該來問問郭小子這位小的未來如何打算了。 郭有德可是目前西學話本講授的關鍵人物。 他的愛好與偏向可牽涉到西學節奏的問題,這是高翰文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