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欽天監這邊,剛死了老子的小張監正還在來的路上。該怎么說好呢。一方面自己死了老子,是該痛哭流涕,另一方面自己觸發了萬惡的明朝祖制欽天監父死子繼的優良傳統,所以小張大人從欽天監的編外人員,直接獲得了正式編制,而且由于沒有誰競爭,徑直當了監正。 18歲的小張監正,這個官當得有些頭皮發涼呢。沒時間傷感與戴孝,而是先集中力量翻閱歷史典籍,找一找這個各種天災到底是感應還是硬性規律。 手下幾個上了年歲的老監事也在努力配合,哪怕60多歲了,還在熬夜呢。有個三朝老監事,原本是要打算申請退休,讓自己兒子頂班的。這會兒趕緊把退休申請從小張監正那里撤了回來。父愛如山,可見一斑。 到了下午,沒頭蒼蠅一樣的眾人,歸攏到一起討論進度。涉世未深的9歲小周監副白天基本就沒干啥正經活,主要負責給各位大人搬書。這會兒出人意料地問道:“我們要找的天災到底是哪些啊?” 這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小張監正可是三代單傳了,這要沒了就徹底該斷香火,讓出監正一職了。 意識到問題的小張監正才桿件粗略羅列了一下,所謂的天災包括水災、旱災、蝗災、地震、日食,粗略就這幾項。 這一下子思路就開闊了。在這個基礎上,小張大人還加碼要求統計時間,特別是要算出每次天災距今多少年。幾個老監事有點抱怨,但要是后面出了問題小張監正告黑狀,那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有了這層顧慮,大家干活還是很賣力的,不僅賣力,到了晚上,好幾家監事還發動自己的原定接班人、甚至接班孫一起來幫忙找了。 ---------------------------------------- 與欽天監這邊,出事后很快就能為了集體任務團結一心,熱火朝天的場面不同。翰林院這邊一群人還在相互扯皮該誰來負責呢。 這其實是嘉靖命令的鍋,欽天監那邊是人人自危,自然團結了。而翰林院這邊是選人問的,問的是上一界的三鼎甲加二甲前兩名。 沒有二甲第三名的原因是,第三名正是搞出事端的高翰文,在杭州呢,問不著。 這五人,原本基本內定了的宰輔之才,不多說,至少出三個以上閣臣是沒問題的。要知道內閣閣臣攏共是3-9名。如果這個五個人就劃走了3個名額,其他不能說毫無機會,那基本也是機會渺茫了。 所以,這時,翰林院內部的氣氛特別詭異。 一方面大家都在吐槽皇帝在作妖,另一方面大家也止步于吐槽。因為就算皇帝作妖,不可能真的作妖到真的開革完前五名。 正所謂,你的悲劇我很同情,你的遭遇請不要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