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章:左右為難的宋應(yīng)昌-《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宋應(yīng)昌來到京城,會試的驛站學子居。剛下踏第二天,不知道誰多嘴,就被傳出是因為攀附權(quán)勢投靠了嚴黨。反正清流文人之類是不屑于與之為伍了。

    然而,更糟糕的是參與會試的學子中,嚴黨一派,也不待見他。畢竟大家都是投靠嚴黨的哈巴狗,憑什么你就要這么顯眼。那個高翰文居然還大言不慚自稱嚴黨三代核心,這是完全不把上面閣老與小閣老放在眼里,這兩個還沒死呢。如此不懂尊師重道,悖逆人倫,吃飯砸鍋。要不是這次“改稻為桑”成功了,早就該被扔出去弄死了。就算這樣,未來肯定得讓給扒了了。要投靠都是通過會試直接投靠吏部天官小閣老的,哪有這么蠢投靠個自身不穩(wěn)吹牛皮的。

    于是乎,清流說他奸詐小人,嚴黨則罵他欺師滅祖。

    到第三天,宋應(yīng)昌差不多完全明白自己好像不太受人待見的身份。

    這個時候,宋應(yīng)昌不禁想到“高老師這個嚴黨不純啊”

    本來還想安頓好后,買點禮物去拜見一下小閣老這些的。

    雖然自己不待見第一第二代嚴黨核心,但畢竟自家老師是三代核心,不能過師門而不拜,到時點翰林是有污點的。雖然清流抨擊嚴黨,但他們更愿意維護這套天地君親師的倫理體系。

    現(xiàn)在,可以預(yù)見,底層嚴黨對老師的不滿,不可能僅僅出于嫉妒。因為嫉妒可不敢如此公開的表達出來。得罪了三代領(lǐng)導核心未來在嚴黨內(nèi)還怎么混?

    但現(xiàn)在看來,恐怕自己老師高翰文這個三代核心真的是自封的,不僅自封,上面兩代,至少小閣老是堅決反對的。只是因為這次“改稻為桑”的國策之功,才給被動做實的。

    既然這樣,以老師的智慧不可能想不到。

    那說明一開始講出三代核心就是為了跟閣老、小閣老劃清界限的。以后出問題,也不會追到他這個獨立的第三代上來。

    這又聯(lián)想到嘉靖這皇帝已經(jīng)要突破明朝皇帝掌權(quán)天花板了,差不多該到時候了。

    而嚴嵩也垂垂老矣,小閣老前段時間被罷黜了內(nèi)閣職務(wù)。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沖動拜師高翰文這個三代有些冒失了。學術(shù)是學術(shù),但這有可能牽連家人啊。

    想到這些的時候,宋應(yīng)昌已經(jīng)不糾結(jié)去不去拜見師祖了,最好離得越遠越好。

    現(xiàn)在關(guān)鍵是如何突出不同立場。

    因為在京會試,總不至于真的關(guān)門一年不出門,那樣萬一有個風吹草動,自己可真就啥也不知道了。但出門文會之類肯定要提到治學治政,必須要勾勒出一個不同于老派嚴黨又不同于清流的路線來。

    為什么宋應(yīng)昌這么討厭清流,因為嚴黨或許壞事,但清流永遠成不了事。這幫人就是誰當首輔反對誰。

    但決心找不同后,這個不同可不是真的那么容易找到的。

    需要有邏輯支撐才行。雖然與恩師只有酒桌上的一面之誨,但宋應(yīng)昌基本確定要想找不同還得通讀《易經(jīng)》才行,中國學術(shù)的根基就在里面,只要講清楚了不同,那就自然是一個天然的鴻溝,前兩代出什么事都追溯不到自己這個四代上來。

    剛一想這事,才發(fā)現(xiàn)自己糊里糊涂,就成了四代核心了,因為高翰文現(xiàn)在就自己一個弟子。

    就在宋應(yīng)昌焦頭爛額的時候,驛卒過來,送到了高翰文的手稿。

    說實話,宋應(yīng)昌是滿懷希望接受的,但回到房間打開封面還是大跌眼鏡。

    老師是覺得自己理解不了這么深奧的東西,需要寓教于樂、深入淺出才這樣寫的嗎?

    嗯,一定是這樣的,遠在天邊的高老師啊,您真的是太用心良苦了。

    -----------------

    多謝多謝咸甜豆腐腦還有其他小伙伴的推薦票。昨天想了想就算不上架也行,當個愛好寫吧,只能這樣自我安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庆县| 蓬安县| 梅州市| 平舆县| 铜鼓县| 阿荣旗| 水富县| 昭平县| 阿拉善左旗| 莱阳市| 项城市| 磐石市| 柘荣县| 区。| 永安市| 察哈| 钦州市| 安吉县| 阳城县| 赤壁市| 拜泉县| 永登县| 福安市| 年辖:市辖区| 汪清县| 津市市| 大荔县| 屏东市| 青田县| 潜江市| 定西市| 廊坊市| 轮台县| 昭觉县| 永定县| 金昌市| 满城县| 白银市| 五河县| 马公市|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