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師徒-《盤說》
第(1/3)頁
夜雨鋪了薄薄的一層,不及褲衩的厚度。
當第一縷日光爬上城頭,城外走來兩人。
一老。
一少。
舊衫。
麻履。
酒葫蘆。
三角黃紙。
無口小布袋。
滿褲腿泥星子。
衣服上各種補丁。
二人打扮相似,又不盡相同。
老者身長五尺,須發灰白,滿面紅光,手握一個歪嘴葫蘆。那葫蘆紅似火,巴掌大;肚子上一朵流云,小巧而別致。
少年則比老者高一頭,一頂無簾斗笠壓低到眉際,一對眸子里黠光閃爍,深邃如夜空、明亮似星辰;本就攝人心魄,又因少年面裹披巾只露眉眼在外,那眼神便更令人過目難忘。
“小渡子,總算到地方了。”老者搖搖葫蘆灌下一口老酒,望著城頭上斗大的“涼城”二字,臉上笑瞇瞇的,“按時候算,正好趕上哩。”
“老頭子,干脆我不叫‘寵渡’了。”少年眉眼帶笑,“說過多少回了,別叫‘小渡子’。”
“自你打小就這么叫,有何不妥?”
“聽起來跟宮里太監似的。”
“晃眼十五載,你自己數數咱探過多少深宮別院?”老者干笑兩聲,“可沒見你揮刀了斷煩惱根,就在那些個娘娘身邊兒待著。”
“若我伺候那些個貴人去了,還有誰來招呼您啊?”
“只要能時不時順點好酒出來,為師也并非舍不得。”
一老一少一邊望城門走,一邊插科打諢,口音明顯不是“涼城腔”,也非本地衣著,令人一看便知是外來戶。
而明眼人,還能看出點別的東西。
兩人前后始終相距三尺,走得雖慢,步頻卻很一致,總是同邁左腳或同抬右腿;腿長明明差一截,卻總是同時落腳,宛如羽毛著地般輕柔無聲。
——就算落地有聲,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或者是在晚上聽見,你必以為只有一個人在走路。
耐人尋味的是,老者滿臉愜意,少年也似悠然,二人沿路有說有笑,顯見這樣奇異的步調并非刻意為之,反是習慣使然。
明眼人僅從這神奇的步調便可察覺出一種無法解釋的玄妙默契,以及這股默契背后必然存在的某種天衣無縫的配合,并由此不難得出一個結論:若是打架,兩人聯手爆發出的實力必然很恐怖。
可惜李二并非明眼人,連邊兒都不沾。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日照市|
栖霞市|
马尔康县|
墨竹工卡县|
青川县|
恭城|
贵阳市|
曲麻莱县|
郓城县|
十堰市|
光山县|
武乡县|
运城市|
古丈县|
洪洞县|
南昌市|
喜德县|
措勤县|
海盐县|
罗田县|
大足县|
阳曲县|
本溪|
藁城市|
襄城县|
商水县|
克拉玛依市|
绥阳县|
名山县|
清徐县|
驻马店市|
白河县|
山阴县|
秦安县|
监利县|
晋中市|
文登市|
尼木县|
娱乐|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