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演變的產物,必然也會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展變化。 恩格斯根據歷史唯物主義和宗教適應社會的規律,將宗教的發展分為自發形成的原始部落宗教,奴隸制鼎盛期由個人創立的民族宗教,個別宗教得到世界性帝國支持推廣發展為世界宗教。 這個世界中,早在歷史被記載之前,維斯特洛的森林之子崇拜掌管巖石、大地、樹木的無名神靈,即現在的舊神。 而厄斯索斯的洛伊拿人會膜拜母親河洛恩,蟹王,河中老人。 它們全部都是一種類似于萬物有靈論的原始宗教信仰。 森林之子中的綠先知,即某種薩滿巫師,具有強大的魔力,能夠與飛禽野獸進行交談,還能透過雕刻在魚梁木上的眼睛觀看。 原始宗教沒有傳道牧師、虔誠禱詞、贊美頌歌、崇拜儀式,只是一種代代相傳的宗教。 七神信仰,是維斯特洛大陸現在最主要的宗教信仰,人們往往簡單的稱之為“教會”,為了區別于古老的信仰,教會的神有時也被稱為新神。 教會所崇拜的七神,信條十分類似于三位一體論,不過是七神合一。 一個神祗化為七種不同形態,代表著七種不同的美德。 但也有人會認為他們是七個不同的神。 崇拜者會根據所求之事向七神的某一個具體形態祈禱。 “天父”代表審判,向他祈禱正義得以伸張,“圣母”代表仁愛與養育,向他祈禱多子或憐憫,“戰士”代表戰斗的力量,向他祈禱勇氣與勝利,“少女”代表天真純潔,祈禱保護女孩的貞潔,“鐵匠”代表工藝與勞動,向他祈禱完成工作所需的力量,“老嫗”代表智慧,人們常向祂祈求指引方向,“陌客”代表死亡與未知,信徒很少向陌客求助,但經常將他人與陌客聯系在一起。 厄斯索斯大陸的神祗和這里的民族一樣多,一個人可以在這里找到敬拜任何一個他能想象出的神祗,從實質上而言這些均為多神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