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直到歌曲唱完,終究還是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是誰,比如真實的姓名之類的。 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也真真切切地唱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或許,作為這大千世界中的一個人,是那么地普通,那么地平凡,還時常會覺得自己微不足道,就像沙灘上的沙子,多一粒跟少一粒,并沒有什么區別。 但世界有千千萬萬的人,有千千萬萬的人生,卻也單單只有一個你。 沒有人有跟你一樣的人生經歷,沒有人有跟你一樣的自我意識,沒有人能跟你的喜樂悲歡完全相通。 你,獨特至此,重要如斯! 我們,即便都有著千差萬別,但也都獨一無二,無可替代,都是造物者的光榮! 又或許,在這個清冷的世上,想做真實的自己實在是太難,總有各種各樣的人或事,在阻止我們忠于自己。 但一句“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在此刻卻又給予了每個人無窮的信心與力量。 沒錯,煙火絢爛雖只是一瞬,可即便再短暫,那也是璀璨! 沒錯,我雖渺小脆弱如泡沫,可即便再脆弱,我也要選擇當最堅強的那一個! 玫瑰無論叫什么樣的名字,它都照樣芬芳,而薔薇無論放在哪里,即便是在貧瘠干旱的沙漠中,只要在盛放的一刻,它也照樣光彩奪目! 所以,當這一句“我就是我”唱響時,所有觀眾的淚腺就都炸了。 它讓我們在這個并不太美好的世界中,明白和命運抗衡也許是自不量力,但至少被現實吞沒之前,我們還可以這樣驕傲地說:“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它讓我們在這個并不太美好的世界中,仍然可以始終相信:“這個世界好的很!” 因為無論這個世界是骯臟至極或繽紛多彩,你都可以綻放出獨屬于你自己的精彩! 當歌曲的余音都落下,直播間的彈幕已是一片風沙: “啊啊啊啊!” “嗚嗚,我不知為何,聽著聽著就哭了!” “我也是,明明很勵志,但聽著聽著就控制不住流淚了!” “或許是共鳴吧,有過經歷,初聽已是曲中人.......” 當然是因為情感的共鳴了。 黎嫻看著瘋狂滾動著的彈幕,幽幽地嘆了口氣。 雖說人的悲歡往往并不相通,但也總有一種物象或意境,能夠扣動你的心弦,喚醒你對情緒的感知。 比如一首音樂,一首歌曲。 捫心自問,有誰不想做自己呢? 每個人都想在這個紛擾雜亂的社會里做一個“真人”,但其實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戴著一張張的面具,很多還是被迫戴上的,還是不戴著都活不下去...... 所以一句看似簡單的“我就是我”,一個看似最微不足道,卻又仿佛永遠都實現不了的愿望,又如何能不讓人心酸流淚呢? 而除此之外,更是因為他唱得太孤獨與絕望了...... 這首歌的歌詞乍看之下是寫得很勵志的,但聽來卻不是一首勵志的歌曲,至少在黎嫻聽來不是。 細細品味的話,就會發現,他那寬廣美妙的音色,就仿佛一條流光溢彩的美麗天河,讓你被吸引,忍不住靠近。 但又讓你很恐懼,因為當你真的靠近了后,就會發現光芒仍在很遠的地方,這里只是深淵而已,墜入就無法回頭的那種深淵。 全曲的演唱,他唱得都不只是“我”,也不只是一個人超脫自我,傲然獨立于世俗紅塵,同時還有在那積極的背后,在夢想的暗面涂滿的孤獨與絕望的傾訴。 而歌詞中所有的意向,還全都是轉瞬即逝的! 無論是煙火,還是泡沫。 抑或者,孤獨沙漠上的薔薇...... 沙漠上的薔薇,怕不是還沒來得及開花,就已經逝去了吧?而即便開出了一種結果,結果就是解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