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不過渦扇10這個葉片的尺寸確實有點太大,外形又比較復雜,所以只能慢工出細活,這也是第三代航空發動機生產效率總體偏低的主要原因……” 顯然,他是以為常浩南對他們的生產效率不滿意。 然而后者卻擺了擺手: “不,我的意思是說,既然冷端靠熱輻射進行冷卻的效率比水冷盤低得多,那為什么不干脆一點,把整個工件都用液體進行冷卻?” “啊?” 馬立平整個人直接愣住,好一會之后才艱難開口: “全都用液體,那不成淬火了?” “而且水冷對于正在生長的晶體來說,冷卻效果過于好了,突然接觸到低溫的晶體會直接不受控制地瘋漲,根本無法保證晶型,而且……”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差點繃不住的常浩南打斷了: “當然不可能是用水,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只差100℃,對于冷端溫度控制來說區間太窄了,根本沒辦法操作。” “我的意思是,用導熱系數大、沸點高、凝固點低、熱容量大的液體,把抽拉出來的葉片根部直接浸泡在里面,用熱傳導進行強化冷卻,這樣整個工件的溫度梯度可以又大又穩定,結晶的速度和晶體質量也能同時得到保障。” “沸點高、凝固點低,還要熱容量大……” 馬立平雙眼望天低思索了一下。 他本來想說哪可能有這么神奇的東西。 但很快就意識到自己想錯了。 有一個大類的材料都符合這個要求,只不過它們通常并不被認為是“液體”罷了。 “那就只有……液態金屬?” 常浩南點頭: “我初步想一想的話,最好是用鋁或者錫,就像你說的,凝固點也不能太低,否則驟然遇到強冷對于晶體生長也有不利影響。” 這一次,馬立平沒有馬上給出回應,而是在機柜前來回踱著步子,顯然是在思索這個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常總,如果是用液態金屬,那需要控制的可操作變量就更多了,尤其是冷卻速度提高的情況下。” 幾分鐘后,他重新停住腳步,看向常浩南: “至少還要考慮液態金屬本身在接觸到晶體之后的溫度變化,而且就算導熱系數相對大,但因為流動性不足,所以液體內部還會形成一個新的溫度場,必須同時對這個溫度場進行控制,還要考慮到,我們的加熱手段本身也是不均勻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