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常浩南調整了一下坐姿,一只手撐在面前的小桌板上: “NSK集團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中高端軸承領域,可都有不小的市場份額,原本機械制造這個行業,應該很吃口碑和慣性,不是那么容易洗牌的。” “不過這次,既然他們給了機會,咱們肯定得整個大新聞出來,讓全世界都知道,NSK的軸承,實際上是咱們華夏生產出來再貼牌的,把國產貨的品牌形象給建立起來!” 聽到這里,廖新華整個人直接就坐不住了。 他在企業界打拼二十多年,對于口碑和品牌形象的意義,再清楚不過。 就連很多國家在買武器裝備的時候,都會根據喜好閉著眼睛下單,就更別提盲目性更高的民用市場了。 一個好的品牌形象,給產品帶來的buff是極其明顯的。 就比如二十多年以后,某些已經減配到極限的日系車還能在華夏每個月賣出幾萬輛。 人的觀念,有些時候是很難扭轉的。 而現在,他們面前就放著一個由日本人自己送上來的大禮包。 如果操作得當,不說一舉取代對方在業內的地位,至少以后只要提起NSK集團,別人馬上就會對應想到這次貼牌事件。 對于目前的華夏企業來說,這已經是極大的進步了。 “這樣的話,咱們還是需要更多決定性證據,NSK在業內畢竟還是有一定地位,光是杭齒廠一家出來指控,聲量恐怕不是很夠。” 廖新華強壓下內心的興奮以及對未來的幻想,繼續分析道: “最好是能找到更多跟杭齒廠一樣的用戶,甚至咱們還可以釣一波魚,先找NSK采購一批軸承,然后再搜集更多證據……” 雖然表面上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但他說話的聲音都跟平常有了些許差別 “沒必要這么麻煩。” 常浩南自然一眼看出了對方滿心期待但受制于形象又不得不故作冷靜的本質,語氣中帶著笑意地回答道: “冰軸集團雖然現在不屬于裝備工業司管轄,但是我個人在那邊還算有點人脈,再說這件事對他們也是百利無一害,所以直接去查一下他們的銷售記錄就行了。” “NSK干這種事情,肯定是通過中間商轉手,不過要出貼牌貨,一般都是集中、規律、大批量的采購,有意去找的話根本不難發現。” “另外么……” 說到這里,他稍微停頓了一下: “日本企業的行會屬性非常濃厚,互相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不太相信只有NSK一家在做這種事情。” !!! 整個車子都仿佛因為這句話而輕輕晃悠了一下。 “要是這樣的話,那可真是太……” 顏永年甚至一時間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來描繪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態。 本來想說太好了,但又覺得好像有點幸災樂禍的意思,不太符合他作為一個學者的人設。 但廖新華并沒有這種心理包袱,直接一拍大腿,把他的想法給說出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