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常浩南一個個查看下來,同時腦子也沒有閑著: “國產化率好像比我們預想的還要高嘛……” 這里面有相當一部分,在顏永年的記錄中本來被歸類為“需要進口”的項目,但最終也順利從國內找到了供應商。 “這畢竟是只計算一級供應商嘛,最近兩年咱們國家的機械加工能力提升很快,我畢竟也有本職工作,所以不少信息都來不及更新。” 提到這件事,顏永年也是興致頗高,樂呵呵地解釋道: “再有,對歐盟的合作加深之后,不少過去受到限制的新設備逐漸通過各種合法或者半合法的方式實現進口,機械制造這東西,設備問題解決了,很多問題也就不存在了,國產化率自然能提上來。” “另外就是……” 說到這里,他稍稍停頓了一下: “唉……機械工業部要解散這個事,其實早兩年就有風聲傳出來的,所以部里面的士氣和工作效率都多少受到影響,不少跟行業統籌有關的業務也都是應付差事。” “就我前兩天和蘭司長一起去提供柱塞泵和控制閥連海液壓廠出差,他們那的廠長說這是過去三年里面第一次有上級單位對廠里提交的報告給出反饋?!? “那邊前些年貸款了引進一條新產線,本來想要提高產品知名度,結果自己廠的牌子根本賣不出去,沒辦法只好給國外大品牌做貼牌代工,一樣的東西換個標馬上就成搶手貨,他們負責生產的反倒只能賺個零碎,還貸款利息都費勁,更別提升級更新一代的技術了……” “好在咱們設備需要的東西級別不算最高,他們那套老設備還能造,就這,要不是裝備工業司專門重新審閱過去的報告,咱們到現在都以為只能進口……” 顏永年所說的這些,就是劣勢產業失去統籌管理的最直接影響。 哪怕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某個時間追上了先進水平,但因為你沒有品牌認知度、沒有市場、也沒有用戶反饋、還是跟不上后續的技術迭代,很快就會重新落后。 “這個么……也沒辦法,一方面是內外部的壓力都很大,另一方面,原來的機械工業部也確實牽扯太多沒必要非得攥在手里的東西,現在重組成裝備工業司,反而能抓大放小,也未必完全是壞事……” 常浩南擺擺手,略帶無奈地回答道。 他這倒不完全是安慰對方。 機械工業部時代一把抓的管理模式,確實也帶來了不少問題,自身本就不夠過硬,又正好被人當成靶子死磕,頂不住也實屬正常。 甚至包括后面經貿委提議設立的國家機械工業局,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一番感慨過后,顏永年還是換了個稍微輕松一點的話題: “對了,我這段時間倒是還聽到不少業內的同行說起您那個新合資公司的事情,還有人托我打聽這個設備的具體性能、價格,還有什么時候能出更新的五軸設備。” 這倒是讓常浩南破天荒地露出了苦惱的神色: “因為公司成立的比較急,所以官網,還有宣傳材料這些都還在制作,現在買設備的人基本都是直接聯系我,或者聯系蘭司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