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裝備工業司,本來就是你提出要設置的,況且,哪怕是繼承了原來機械工業部的一部分力量,但畢竟也是作為一個全新的部門,正好需要一場仗來穩定軍心,順便鍛煉隊伍,所以,整個部門的工作,都會圍繞著你來開展。” “另外,江重那邊,我們也已經基本完成了對于原有人員的甄別和篩選,又從幾個老三線廠調了一些骨干成員過去,應該很快就能恢復生產。” 給后者喂了一顆定心丸之后,丁高恒話鋒一轉: “不過,機構調整的事情,下個月就要開會決定了,裝備工業司畢竟只是個司局級單位,不可能把原來機械工業部的職能完全繼承下來,況且,那樣動作也太明顯,有些人肯定不會同意。” “所以,我的意思還是抓大放小,把一些涉及到機械制造業命脈的企業和機構管住、管好。” 常浩南當然聽懂了對方的弦外之音: “您需要一份清單?” 丁高恒點頭,但馬上又搖頭: “是需要,但也不只是這么簡單。” 稍作停頓之后,他繼續解釋道: “現在裝備工業司畢竟只是在籌建,而且還是咱們科工委自家人在籌建,所以,這個部門到最后能抓住多少職權,還需要下個月開會的過程中進行博弈。” “具體的結果,老實說,我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光有一份目錄名單還不夠,最好是能按照重要性和優先級進行一個排序,或者至少是分類,這樣我們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也好有的放矢,不至于把要緊的部分給扔了。” “這其中,大面上的東西,我已經讓科工委辦公廳去和現在的機械工業部對接了,不過裝備工業司成立之后最優先和核心的任務還是模鍛壓機,所以,你最好能列一個你需要的企業和機構名單,到時候我們按照最高優先級來處理。” 常浩南頓時明悟。 不過,大會層面上的博弈,暫時還不是他能直接插手的。 因此只好鄭重回答道: “這方面,顏教授他們應該了解得更多些,我后天開會的時候落實一下,盡快把結果交給您。” 正如同沒有國家計劃委員會和軍事工業委員會的馬卡洛夫廠長無法完成瓦良格號一樣,失去了機械工業部的統一管理之后,對于很多大型裝備項目的影響都會是致命的。 而裝備工業司,就是常浩南力圖降低這一影響的重要工具。 并且,站在未來人的角度看,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國防工業與民用工業之間的聯系已經越來越深。 單純負責軍工職能的國防科工委也會改組為負責面更廣的工業與信息化部。 實際上,就是繼承了原來機械工業部、冶金工業部和信息產業部的職能。 然而在上一世,工信部成立時,機械工業部已經取消十年之久。 老的人員班底、組織架構乃至檔案和文件都已經失散殆盡。 導致工信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能發揮“信”這部分作用,而跟“工”有關的職能則長期缺位。 也成為華夏機械制造業長期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現在,如果能以裝備工業司的名義給機械工業部保留一些火種,那么等到科工委改組為工信部時,就完全無需重啟爐灶。 甚至能順理成章地恢復原來機械工業部的職能權限。 當然,這盤大棋,常浩南不可能跟任何人直接提起—— 總不好告訴丁高恒說“再過十年伱的國防科工委就沒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