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是說……捆綁銷售……” “不是……不要說的這么難聽……” 常浩南趕緊擺手否認: “可以叫聯名款嘛……” “強買強賣肯定是不好的,但是我們可以在面向大眾的專業版軟件里面增加一些曙光2000T聯名款的專屬功能,解鎖之后相當于購買了半個專業提升款,然后建議客戶選擇你們曙光集團的產品……” “當然,這個聯名型號的利潤肯定要分給我們火炬集團一部分……” 常浩南的這套玩法,有點類似游戲界的某平臺獨占,或者至少是首發獨占,屬于后世很常見的營銷策略。 不過在90年代末期的國內,顯然還比較新鮮,至少讓李杰一時間覺得有些燒腦。 好一會之后,他才回過神來: “要這么做的話,那就不光是系統和架構的問題了,就連核心硬件,比如芯片層面,也得做出相應的修改才行……” “當然要改。” 對于從將近二十年后穿越回來的常浩南而言,“自主搞芯片”幾乎是一種本能的想法。 于是,他又繼續解釋道: “我們的超算,乃至整個半導體產業要想發展下去,不可能永遠依賴國外提供的成品硬件,總有一天必須得靠自己。” “既然總有這么一天,那就不如早做準備。” “又沒說要一步到位,可以先從設計開始嘛,大不了生產找別人代工,超算用芯片不是消費級產品,相對來說沒那么敏感。” “總之,咱們不光是要盤活一個曙光集團,還得把上游的產業鏈一點點拉起來,至少不能讓人家越落越遠。” “眼下國際環境相對來說還沒那么緊張,還有從國外獲得一些技術和協作的可能,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趕緊開始追,萬一以后局勢有變,再想要突圍,那難度可就大多了……” 條理清晰、邏輯嚴密。 李杰做了個深呼吸,盯著常浩南看了一段時間,然后才點了點頭: “好,我回去之后著手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