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應該知道,今年年初那會,空中客車公司,還有歐洲航空局跟華夏那邊達成的三方合作協議吧?” “當然知道,為了波音兼并麥道那個事情嘛,我記得你當時還參與了談判過程?” 波音兼并麥道,以及其后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可以說是自從航空產業誕生以來最大的新聞之一,與之相關的消息埃立諾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只是他一時沒明白為什么對方突然提到這個話題。 “這篇論文的作者,我當時在談判的時候,跟他正面接觸過。” “很年輕,能力也很強,JAA最近才投入使用那套氣象風險預測系統,就是在他的一項成果上面合作開發出來的。” 電話那頭,洛倫佐的電腦上同樣正打開著那篇論文。 只是,同時出現在屏幕上的,還有一份TORCH Multiphysics軟件最新發送過來給他確認的用戶協議。 用聯合國的六種工作語言分別書寫出來的。 完成簽署之后,他們才能獲得相應的試用版本。 在此之前,洛倫佐只是冥冥之中感覺這個軟件的開發者中應該有精通飛機設計的成員,但從來沒有把火炬集團跟他之前在華夏認識的那位年輕設計師聯系到一起。 但是今天,他赫然發現,這個常浩南名字后面掛著的單位,正是TORCH technology…… 全都銜接起來了! 其實仔細想想的話,倒是也有點合理。 畢竟之前洛倫佐去華夏談判的那次,對方就已經搬出來了一個航空器結冰模擬程序,讓當時的他驚為天人。 只是正常人確實很難料到,僅僅幾個月后,同一個人竟然又跑去研發了一個新的、更復雜的軟件,而且還大獲成功…… “所以……你的意思是,這家叫做火炬科技的公司,手里會有與之配套的相關技術?” 埃立諾還是將信將疑。 畢竟從那篇論文最后conclusion的部分看,作者也提到了后續工作在于“考慮實際應用的可能”。 完全有可能是做出一個階段性成果之后,就搶著發出來。 這在學術界屬于很常見的情況。 CMAME本來就已經是領域內的頂刊了,哪怕在這篇文章里填進去再多內容,也發不到什么更好的期刊上面。 那還不如拆開,一篇頂刊變兩篇。 “這一點我不敢保證,畢竟這個軟件目前我也沒有拿到手里,只能通過意大利那邊的一些老朋友知道一些基本情況。” 洛倫佐顯然也不敢打包票。 不過隨即又語氣一變: “但是,如果說有誰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把這條技術開發到實際可用的程度,那基本上就只有他們。” 以他在數值計算和軟件開發領域的地位,能說出這種話,顯然代表著極高的認可程度。 “好吧,我明白了。” 埃立諾深吸一口氣,準備放下電話,好好思考一下后面該怎么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