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多弧離子鍍技術雖然是由Multi-Arc公司和Vac-Tec公司率先投入商用,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們的相當一部分關鍵技術其實是70年代末從蘇聯買的…… 沒錯,即便在冷戰最高峰的時期,鐵幕兩邊其實也沒有完全斷絕技術交流和往來。 常浩南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他前世的實驗室里面,就有一套俄制的STANKIN-NBC-1多功能鍍膜系統。 盡管并不是他本人的課題方向,但是在一眾漢語和英語操作界面的設備中,這臺設備獨一無二的俄語界面著實讓整個課題組的人都頭痛了好久。 最后十幾個人對著俄語詞典一個詞一個詞對照,才勉強搞清楚操作方式。 別說,還真挺好用,做出來的樣品膜層結合力超過100N,幾乎是從某第三國采購樣品結合力的三倍…… 總之,這筆交易如果能做成,對于雙方來說都絕對是件好事。 不過常浩南很快又囑咐了一句: “如果要交換的話,在談判的時候一定記得帶上受控平面電弧蒸發器和快速中性分子束源,至少設備要搞到手,這兩個東西是獨立在鍍膜設備以外的單獨組件,但發揮的是核心作用,要是沒有的話,實際使用效果會大打折扣。” “另外,還有電子加熱和氣體離子濺射清洗,這兩個可以讓金屬粒子穿過隔離屏,進入腔體內部,對經過腔內濺射清洗的工件進行鍍膜,對于咱們的渦輪葉片還有未來的機床生產都非常重要,所以不僅是設備,技術也得拿到,就算多花點代價也行……” 說到這里,他突然停頓住,看了一眼旁邊的何明,有些無奈地搖搖頭: “唉,算了,我回去之后給你寫個備忘錄吧,現在這么說你估計也記不住……” “我……” 何明感覺自己好像被輕視了。 他很想反駁,但又無從開口。 因為他真沒記住……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才是快刀。 常浩南語速本來就偏快,何明自己也不是相關領域的專家,連續四個略顯拗口的專有名詞直接把他弄宕機了。 “那就麻煩浩南同志了……” 好在何明的心態不錯,很快調整了回來: “不過說起來,你竟然對電化學還有研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