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年頭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無人機直播,因此所謂的監控室里面雖然屏幕不少,但機位設計總體還是比較單調。,不外乎是發射區域和落彈區域的多角度攝像。 好在火箭炮的末段速度不算很快,通過攝影機可以很容易地看清楚命中目標的整個過程,所以倒也不用太過擔心演示效果。 如果是打彈道導彈甚至高超音速武器的話,那么一般的光學設備很難準確捕捉到整個末端過程,給觀眾的感覺就是剛剛還什么都沒發生,下一個瞬間目標直接就爆炸了。 觀感會比較差。 而且也很難確定你是真的命中了,還是在目標里提前放了炸點。 在監控室內坐定之后,張宏銀抬手看了看表,然后對坐在對面,已經滿臉迫不及待的阿方代表團成員說道: “現在距離我們申請的試射時間還有大約半個小時,與其這樣干等著,不如讓芮教授介紹一下我們這型火箭炮系統的具體性能?” 之所以要把測試時間卡的這么死,是因為這個審批并不是由靶場本身,而是金城軍區空軍的空余管理機構做出的,協調配合相當繁瑣。 一般射程在30-40km范圍內的榴彈炮或者加榴炮,最大彈道高度大概會在6500-7500m之間,這樣的試射只需要關閉低空空域即可,幾乎不會影響正常的固定翼飛機飛行。 但衛士2作為一種射程直逼彈道導彈的火箭炮,在彈道高度這塊自然也要對標前者,只要試射,禁飛區面積相當大不說,而且一劃就是全空域無限高,所以為了空域安全,必須得準時準點。 這話一出,對面的幾個代表團成員直接就是一個面面相覷。 “火箭炮的具體性能,不是在貴方提供的宣傳材料上面都寫出來了么?” 諾伊內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本厚厚的彩色手冊,封面上印著一個衛士2完整版的結構圖—— 由于萬山特車還沒有提供承諾中的8*8底盤,因此只能用之前做設計時候用的效果圖來暫時充數了。 畢竟眼下這個6*6的地盤為了承載相比老型號加長又變多的定向管被特地拉長了截,看上去非常不協調。 “這個材料……只是給外人看的。” 芮曉亭擺了擺手,示意那個東西根本不重要: “考慮到華夏和貴國之間傳統的友好關系,我們可以透露一些更加真實的數據?!? 這樣的說法顯然瞬間引起了對方的興趣。 “什么叫做更加真實的數據?” 說話間,諾伊內已經合上了面前攤開的筆記本。 顯然,他已經get到了張宏銀和芮曉亭二人的意思。 下面的內容不適合形成文字記錄。 “簡單來說,衛士2的出口型號會提供三種不同的火箭彈,你們在手冊上看到的,是第一種,也是基礎型號,戰斗部質量75kg,290km射程,慣性加衛星制導,最大射程上的CEP大概在50米左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