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就在他起身并宣布會議暫停一段時間之后,臺上的孫惠中幾乎瞬間就被幾個從剛剛開始就躍躍欲試的人圍住了。 “孫工,您覺得我們這個軟件在用戶界面上是否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您覺得新的全自動網格劃分方法好用么……” “我們在軟件中附贈的技術指導手冊是否全面……” “您在設計時選擇了哪種多目標優化策略……” 耳邊接連不斷響起的問題搞得孫惠中頭大如斗,好在常浩南在離開會場之前沒忘記讓這些急著就自己所涉及的模塊提問的工程師們排隊,這才讓前者有時間一個個問題做出回應。 “呼……原來常主任每次開會之后面對的都是這種場面么……” 終于松了口氣的孫惠中這樣想道。 另一邊,正離開會議室的常浩南從口袋里掏出手機看了一眼。 不出所料,有好幾個未接來電。 剛剛開會的時候他調了靜音,于是都沒接起來。 看來對方是因為一直沒聯系到他,所以只好直接找上門來了。 這樣想著的功夫,他已經來到了位于超算中心一層門口附近的會客室。 里面正坐著幾個人。 為首的一個,常浩南竟然還認識—— 正是幾個月前他剛剛獲得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之后,來京航給他做專訪的那位央視女主持。 見到常浩南從門口走進來,對方幾人也隨即站起身。 “這次見面,應該要叫常主任了,下午好。” 二人握了握手。 哪怕倪平經驗豐富而且早有準備,但真正再次面對常浩南的時候,還是免不了在心中感慨。 別人可能不知道后者的真實年齡,但她是清楚的。 畢竟就在區區三個月前,對方的身份還是京航大學的一個本科生來著。 現在算算時間,也就是剛畢業不久,結果竟然就已經開始擔任科研領域的領導崗位了。 簡直離譜,坐火箭升的都沒這么快。 “倪女士,幾個月不見,您還是光彩依舊啊。” 常浩南現在面對這種場景也算是稍微習慣了一些,知道眼下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岔開話題: “不知道我這次有什么地方能幫上忙的?” “接到了上面的要求,要給您再做一個專訪,主題是關于您開發出的那套抗洪救災設備,所以只好再過來叨擾一次了。” 倪平在“再”這個字上加了重音。 確實,哪怕放在整個央媒的歷史上,也很少會在三個月時間里給同一個人專訪兩次,而且還是因為完全不同的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