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種事情,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誰在后面搞鬼。
雖然沒有證據,但也不需要證據。
無論世界的哪個地方,每當有什么壞事發生,大家潛意識里第一個想到的總會是同一個國家。
那問題出在誰身上就已經很明顯了。
總不可能錯的是全世界吧?
再說了,還有銀河號事件在前面擺著呢。
“我們今年在波音麥道并購這件事情上,讓美國人吃了這么大一個虧,他們現在氣不過,使些陰招報復回來,倒也不讓人意外。”
坐在旁邊的丁高恒雖然說的話里面帶著不屑,但語氣確是相當凝重。
畢竟以華夏目前的綜合國力來講,在太空領域這種要瘋狂燒錢的地方,短時間內確實很難有什么大作為。
遠程通訊方面的短板還可以用其它方式彌補,但導航定位這塊確實離不開衛星。
盡管自主開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已經立項,但預計要到新世紀才能建成。
并且只有三顆衛星組成的星座本身也帶著極為濃厚的試驗意味。
至于通訊衛星群,那需要的投入就更加夸張了……
總之眼下似乎也拿不出什么反制措施。
心里也很清楚這一切的曹剛純只好嘆了口氣:
“唉……這筆賬還是要記下來,現在不算,以后早晚要算!”
“這個么……”
常浩南把手里的報告放在旁邊的桌子上:
“雖然我們確實不可能在幾年內搞出來美國衛星服務的全面替代品,但如果只是想要給對方一個對等威脅的話,那應該還是有指望的。”
丁高恒早就已經習慣了,只是目光中帶著些許好奇地看過來。
在打開思路這方面,常浩南同志一直都是比較有一手的。
但剛剛從副總參謀長位置上調任過來的曹剛純對于這種情況就還比較陌生,當即坐直了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體:
“難道還有什么可以不用衛星,就代替GPS的辦法?”
蘇聯解體之后,盡管俄羅斯還是在1993-1995年間建成了24顆衛星組成的格洛納斯系統,但由于衛星壽命較短加上缺乏維護,到90年代后期這會,已經有衛星開始到壽,逐漸很難維持全球范圍內的導航服務。
更重要的是,因為商業化模式的欠缺,他們在獨聯體以外并不提供民用業務。
而目前國內對于衛星定位系統的應用,多數都是民用需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