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小常啊,一大早就突然打電話給我,是又有什么好消息了?” 雖然最近忙的有些焦頭爛額,但在看到來電者是常浩南之后,丁高恒的聲音還是不由自主地放松下來。 大多數情況下,這都意味著有什么喜事發生。 “可能要讓丁主任失望了,這次沒有什么好消息,反倒是給您添些麻煩。” “哦?那我們常主任有何指示?” 丁高恒用略帶幽默的語氣詢問道。 當然,常浩南自然不可能真的接著對方的玩笑話,而是鄭重地回答道: “我想請您批準,在近期召開一個只有航空工業系統內部人員參加的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 電話那邊傳來了一陣沉默,顯然丁高恒也是在評估這件事情。 常浩南之前寫的兩份報告只提交了一份,因此關于搞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這個想法的細節,目前還沒有第二個人知道。 哪怕杜義山和劉振響,也只是大概了解過一些常浩南準備重點關注的技術方向。 “更具體一點呢?” 幾秒鐘之后,丁高恒再次開口: “航空系統里面,搞航空動力的研究所可正經不少,當年三線建設的時候,給每個區域內都配了至少一個,除了目前力量比較強的盛京之外,筑城、蓉城、建寧、冰城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產業規模,這個會,你準備把規模搞到多大?” “規模可以不用很大,但我希望每一家都能派代表過來。” 常浩南深吸一口氣,然后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如果只是想要把渦扇10給搞出來的話,那他大可不必耗費如此周章。 直接跟盛京那邊聯系然后對接工作就行了。 最多再跟涪城624所溝通一下。 也不是他瞧不起兄弟單位,實在是這功夫華夏的航空動力研發本就薄弱,為數不多有戰斗力的力量都在盛京,具體到三代大推這種項目上,別人能提供的幫助不說沒有,但也非常有限。 之所以要開這個會,是因為他希望能把原本分散的航發研制力量給整合起來。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華夏在航空器設計制造這方面,雖然實力也不強,但總歸有些底子,常浩南只要在一些關鍵技術層面給予幫助,哪怕是貴航這樣技術相對薄弱的主機廠,都能勉強折騰出一個高級教練機來。 只要有型號在研,那就有辦法快速鍛煉人才隊伍。 比如常浩南和姚夢娜帶出來的林示寬,如今已經快成為整個華夏數字化設計制造領域的大師兄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