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身為院長,自己的學院里面出了這么一位高光人物,自然不可能隨隨便便就過去了。 低調這種品質,放在一個人身上還能算是優點,但絕對不應該出現在一個單位身上。 這不是唐林天自己一個人的問題,還涉及到給整個學院、學校,乃至于常浩南本人增光。 所以最后,又是常浩南獨自一人離開了飛機樓。 只是剛走出去沒幾步路,他就看到了不少三五成群的和自己反方向前進的學生。 其中還有不少是過去比較熟悉的面孔。 眼下剛好是吃過晚飯的時候,不過就算是這樣,校園里面的人數相比平時好像也多出來太多了…… “浩南!” 就在常浩南有些疑惑的時候,從旁邊突然傳來了一個聲音。 他回過頭,發現竟然是跟自己同一個寢室的幾個人。 準確來說,是五個人。 除了他自己以外,吳懿范在學校里看不見人已經是常態了,還有就是也沒見著黃志強。 雖然已經有小一年時間沒聯系過,但畢竟是室友,前世今生加起來還算是有點感情的。 于是常浩南停住腳步,跟對方幾人打了個招呼。 “這小一年時間都沒見著你人啊,怎么感覺你比老吳還忙呢?” 室友們都知道常浩南直博之后換了單人宿舍的事情,但并不知道他直接住進了教職工公寓,更不知道他現在正在做些什么。 “嗐,杜院士那邊嘛,你們也能想到的,忙得很,項目又都不在京城,這段時間我基本一個星期出差兩次,一次三天,一次四天。” 幽默的描述讓眾人不由得笑出了聲。 隨后便是一番寒暄。 常浩南自然不可能說太多自己的事情,但好在寢室里其它人話比較多,跟常浩南聊了不少同年級其它人的事情。 比如黃志強因為那門課掛了科,所以現在正在重修,又要同時做畢設,并且在考研的復試過程中還被刷下去了,日子過得相當亂套。 好在劉洪波留了些許情面,劉然等其它幾個組員只是拿了個低分飄過,沒有陪著一起掛掉。 周書萬也已經進了實驗室,不過他的發展更接近正常的脈絡,目前還在給師兄打下手。 倒是之前他們的輔導員柳晨晨,因為英語口語不錯,還會一些法語,似乎和常浩南一樣成天出差,跟著導師四處做項目。 張漫拿到了去伯明翰大學直攻博士的offer,那里有一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贊助的航空發動機實驗室,雖然留學生肯定沒辦法參與什么核心工作,但只要能進去,哪怕參與一些外圍項目,回國之后那也是相當了不得的履歷。 “只不過我個人覺得,她可能不會回來了……” 另一個人聳了聳肩,半開玩笑地說道。 嚴格來說,這個推測沒什么證據,包括常浩南上輩子其實也不知道張漫后來具體去了哪,又做了什么。 只不過合理性還是有的。 畢竟人家走的是純自費出國,就算不回來,別人也說不出什么。 這年頭,多少公費學生留學生畢業之后都賴在國外呢…… 盡管國家往外送人時抱著的想法本來就是十個里面能回來一個也賺了,但預期歸預期,這并不能成為某些人直接黑在外面的理由。 至于宿舍里面的這老幾位,雖然沒有繼續深造的,但好在也都找到了還說得過去的工作單位。 比如劉然就服從分配,去了一家家鄉的發電廠—— 至于為啥學飛機設計的人會被分去發電廠…… 別問,問就是時代特色。 本科生的工作分配最多只能保證大面上不跑偏,比如不會讓學數學的人去當文字編輯,剩下的那就全看命,還有關系硬不硬了。 不過劉然自己倒是覺得挺好,他家里條件一般,離家近的話支出還能少點。 而宿舍里的老大哥梁昊則直接跳出來,去了一家剛剛改制,轉行搞風電的企業。 另外幾人也基本都去了私企還有外企。 沒辦法,本科生本來也不可能進入什么核心崗位,而對于普通員工來說,收入差距實在太大了。 更何況現在已經快97年5月份,但凡有點腦子的,都已經感受到大下崗帶來的寒冬了。 一番交談之后,常浩南順勢問出了剛才就有的疑惑 “話說我看今天好多人都在往那邊走,這是要去……” “你不知道?” 梁昊露出有些驚訝的表情: “今天早上剛接到的通知,說晚上要進行一個什么畢業生教育大會,要求全校畢業班學生必須全體參加,就連在校外的老吳都說要回來呢。” “你這……沒想到當了院士的學生還有這種好處,可以不用參加這種無聊的東西。” 之前跟常浩南關系不算太近的劉然也開了個玩笑。 “這個……我確實沒收到通知,可能是杜院士幫我給推了吧。” 前者有些尷尬地摸了摸下巴。 根據他認知中學校的德行,這個教育大會絕對跟五四獎章的事情脫不了干系。 昨天晚上的典禮沒有現場直播,但錄像剪輯肯定是有的。 一天功夫,也差不多夠傳播開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