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果說之前還帶著那么1%的將信將疑的話,那么現在看著手中的這份報告,他已經完全確信,對方就是那種能以一己之力推動技術進步的絕世天才了。 “下一步就是制造原型機,然后準備試飛了。” 盧育英志得意滿地說道。 “可是盧總,咱們這個項目的經費……已經快要用完了?!? 旁邊的工程師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因為這個殲7新改型并沒有找到啟動用戶,所以到目前為止的研發經費都是611所自己擠出來的,搞搞紙面設計和風洞試驗還勉強夠用,但要想真的造一架飛機出來就是杯水車薪了。 “沒關系,今天下午有一場咱們所和附近兄弟廠所各項目負責人的研討會,錢的問題,我來解決?!? 盧育英說著把手中的報告裝進公文包里,然后急匆匆地離開了風洞測試中心。 …… 當天下午,盧育英直接把殲7f的兩版設計圖、風洞模型和風洞測試結果一股腦地帶到了會場。 “目前對于殲7f改進型的先期設計一切順利,風洞測試結果表明,其飛行性能相比目前的殲7e型提高明顯……” “在去年,也就是1995年,以色列就為羅馬尼亞升級了一批名為米格21槍騎兵的深度改進型,這證明仍然有很多國家需要一種成本低廉的二代改進型戰斗機……” “考慮到市場前景,我們又專門設計了兩種子型號,也就是雷達直徑520mm,可以直接由米格21f或殲7m戰斗機升級而來的殲7f1,和雷達直徑600mm,但必須全新制造的殲7f2……” “在殲7f的研制過程中,我們與京航大學進行合作,第一次嘗試采用了全數字化設計方式,大大加快了設計流程,同時也可以為今后其它型號的數字化設計積累經驗……”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盡管殲7f型號沒有啟動客戶,但擁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和技術價值,可以考慮以自籌資金的形式進行研發。” 盧育英的介紹結束之后,場下直接陷入了幾秒鐘的寂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