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屬于被北宋朝廷,嚴防死守的存在。 所以一般情況下,他們也都會隱姓埋名,生活在叁合莊,以及臨近的十幾個莊子上,少與外界往來。 姑蘇慕容氏,如果沒有遇到什么重大事件的話,也不會輕易動用他們。 第二種,就是各種原因,受到北宋朝廷通緝的重型通緝犯。 和一些,被北宋的貪官污吏,搞到家破人亡的亡命徒。 這些人,雖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可造反的決心,卻一點也不比第一種人低! 而且,因為他們一旦離開了姑蘇慕容氏的庇護,隨時都有可能人頭落地。 所以也只能死心塌地的,跟著姑蘇慕容氏,一條道走到黑! 但是,他們的身份,雖然跟第一種人比起來,稍微好上一些。 但是同樣也有問題。 即使是姑蘇慕容氏,也不可能明目張膽的收留他們。 所以,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都會被安置在太湖周邊的大小水寨里。 小部分,則是改名換姓之后,加入到附近的各種幫派里面。 第三種,就是姑蘇慕容氏,這些年來通過各種手段,陸陸續續投資的一些落魄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因為沒有功名,所以只能做一些不起眼的小吏。 但是小吏,有小吏的好處。 因為不可能升官,所以也不會被朝廷調走。 雖然沒有什么太高的品級,但是可以幾十年如一日,呆在太湖周邊。 為姑蘇慕容氏的黑白生意,提供各種助力和庇護。 然而,如果姑蘇慕容氏,一旦真的決定起事。 那這些讀書人,究竟有多少忠誠度,恐怕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形式如果有利,還有可能跟在姑蘇慕容氏的后面,搖旗吶喊! 可一旦風向不對,說不得,第二天就會跑到朝廷大軍后面,跟著搖尾巴去了。 第四種,就是靠著姑蘇慕容氏吃飯的農夫,匠人! 這一類,人數雖然多,可對于姑蘇慕容氏來說,卻完全沒有忠誠度可言。 今天,地是慕容家的。 他們就會老老實實的,租慕容家的地種。 等到明天,這片地改姓王了。 他們也會本本分分的,繼續給新來的王老爺交租子。 造反是什么? 對他們來說,究竟是能吃,還是能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