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年代:開局退伍回家正文卷第二百四十八章又一次發工資 最新網址: 要生產車用空調,對于國內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別說車用的,房間內使用的空調,不是說沒有,都是依賴進口。而且有的也是那種重要場合安裝的,并且也不是傳統的家用空調。倒更像是氣溫冷卻的一種機器。 所以不得不說胡平老師是一個人才,有了羅成設計的壓縮機后,按照羅成的設想,他申請讓人開車帶他去了一趟本省的省會城市。去的目的很簡單,義安的圖書管找不到他要的工業書籍,要到省會城市的中心圖書管才會有。 這邊的省會城市有沒有胡平想要的書籍他不清楚,但在天戶那邊,他是知道有的。如果這邊找不到,就得讓人郵寄過來了。 不過好在很順利,在這邊的省會城市找到了要的書籍,查閱記錄后,當天去的當天就回了。 然后在趙主任的軍工車間配合下,一臺簡陋的制冷機器造出來了。壓縮機通過水進行蒸發和冷卻,而因為現在天氣的原因,要測試效果,還特意把機器弄到了廚房,在中午炒菜的爐灶邊使用。 機器制冷的效果的確是有,但只能說勉強是把功效弄出來了。這機器制造的太簡陋了,光蒸發冷卻,連排水設施都沒有,加上功率也沒調整,真是各種缺點都有。 但就算是再爛,羅成也看到了一點,這有點類似水空調的結構,利用大量的水來進行冷卻降溫。因為機器降溫備用的水,幾乎是肉眼可見的在減少,而明明沒有噴灑,用來給氣體降溫的管子,周圍立刻形成了滴水狀了。 羅成一看是這問題,生產機器他不會,但看問題他是專家,直接說是冷卻劑的問題。這加水雖然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但水的蒸發性不好,得用冷卻劑。當然了,冷卻劑是用在冰箱上面的,能達到低溫制冷效果。而空調的話,得用氟利昂,一種氣體冷卻劑,跟冰箱的有所不同。 反正羅成只需要指出方向,一說原理胡平老師就懂了,越快產生蒸發和冷卻的物品,就是越容易產生制冷效果的。所以不用講究這制冷物品是液體還是氣體的,水的沸點和冷卻點都太高,有效果也慢。 后世的水式制冷空調,為什么看不到家用,甚至在后來連企業都不怎么允許用了。就是因為功效差,省電是省電,但制冷效果慢,并且得打井,然后安裝壓力升降設備。得保持水空調一直有足夠的水進行蒸發冷卻。而抽的是干凈的地下水,排出來的水又因為費用問題,基本是隨便排掉。 在國內還沒有環保意識之前,水空調在企業和單位里曾經也流行過一段時間。功效雖然沒有加氟的空調好,但省電呀,要知道國內在八九十年代,改革高速發展的時候,也是經常缺電斷電的。 羅成提出研發方向,胡老師負責改良,根本就不用系統來簽到。沒系統簽到,他也不用去學制冷系統啥的。搞個發動機,學了近二十天的發動機原理,搞個氣壓制動,羅成又研究了一個星期的空氣壓縮原理。 雖然在這個時代,沒有什么娛樂生活,學習其實也是一種放松的方式。但羅成是真受夠了,在后世沒上進,到這時代來上進個毛。他可是廠長,搞車子的初衷只是為了以后更好的享受。 就在胡老師要進行新的改良的時候,汽車廠又迎來了工人期待的日子,又是二十八號了,得發工資了。 而發工資都是固定的,每個月都有,大家更期待的是每個月工廠能發什么福利。 這要說福利,最近張主任是忙上忙下,汽車廠有配額外的糧食,早就在上次去糧站拉糧的時候就走漏了風聲。而且汽車廠也沒有刻意隱瞞,也隱瞞不了,汽車廠現在可是有一千六百多工人,而且還在不短招工中,只不過是緩慢了一些,沒錢買設備,新廠房也不夠用。人是要大量招,但奈何目前情況不允許。 一千六百多人,不管是不是剛進廠的,正式還是臨時,這廠內部指標糧就沒有一個放棄不買的。所以就算工廠內部不說,工人也會忍不住對外炫耀,這年頭最卻的就是糧食了,其他雜七雜八的票據,發再多也解決不了肚子餓的問題呀。 所以在義安,最好的職業是什么,供銷社售貨員,汽車司機,然后就是汽車廠職工。不管是什么職工,哪怕是掃地的,福利一樣不少。最好的是什么,汽車廠的司機,司機吃香,更吃香的是在汽車廠當司機。 汽車站的司機是能撈外快,但汽車站自身沒什么福利呀。汽車廠的司機是內外都有,而且汽車廠的汽車都是改良過的,車子也比那些老款的汽車好開。不過汽車廠只有五輛卡車,其他都是三輪貨車,三輪貨車駕駛員要稍微差點,帶的東西不多,不跑遠程。但同樣上手容易,不像大車司機,要學很久才給上手,要求也高。 張主任最近忙,倒不是忙著去其他廠找東西給工人發福利,而是在挑選福利。現在汽車廠工人大多都是臨時學徒工,所以平均來了,如果不是趙主任這邊的技術工人都等級高,人均購買糧食可能還超不過二十斤呢。所以八十噸糧食,其實倉庫里還有六十多噸。 這糧食可被盯上的不少,哪怕是糧站都眼紅,糧站有糧,可那是國家的,亂不得錯不得。就算有點小動作,也是私下從耗損中弄一丁點。糧站可以跟其他企業一樣有小金庫,但不能有小糧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