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米勒:“您好;施華洛世奇小姐。這里很好,只要稍微修整一下,隨時可以開工。” 撤離時間不長,但也有兩年時間;加上之前設備已然很老舊,沒想到稍微修整就可以隨時開工;這讓佳娜-施華洛世奇非常震驚。 玻璃、水晶機器可是需要定期維護,難道老頭一直在給機器做保養;美國會有如此敬業的工人。 作為奧地利人,佳娜-施華洛世奇對于美國工人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他們需要高工資的同時,工作態度并不是很端正;加上討厭的工會,更是讓人煩不勝煩。 如果真是那樣,或許可以提高一些價格。 佳娜-施華洛世奇笑著說道:“那我可要好好檢查一遍;真達到你說的狀態,一定會給你發放獎金。” 生產企業最核心的資產,就是一個個工人;工人做事認真,一心為公司著想;生產出來的產品,自然會比競爭對手更優秀。 那么在市場上,銷售人員也就更有底氣;占領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隨著大門打開,內部環境一覽無余。 還別說收拾的挺干凈,第一印象很好;對于一個已經廢棄兩年的工廠,著實有些難得。 為了讓工廠可以恢復往日榮光,老米勒可謂煞費苦心;開始為佳娜-施華洛世奇介紹工廠設備,以及曾經作出的貢獻。 期間林一棟一句話也沒有說,就像是一個看客;感覺一切都無所謂。 其實內心深處,早就狂喜不已;生產水晶玻璃制品,對于設備要求并不是很高。他只要做好磨具,以現有機器設備,絕對沒有問題。 而且從保養情況來看,的確如老頭所講;簡單修整一下,隨時可以使用。 最重要周邊還有很多廢棄工廠,一旦生意紅火起來,完全不用擔心廠房擴建事宜。 前世也在洛杉磯生活過一段時間,怎么就沒有發現呢! 仔細一想,倒也明白怎么回事。去工業化現象最早始于美國,其制造業勞動力占總勞動者比例,從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rb,其制造業就業比重的最高值是27%,而到1994年則下降到23%。在歐盟15個國家中,制造業就業比例的最高值是30%,到1994年則迅速地下降到20%。 與此同時,發達國家服務業就業人數比重均在上升。美國服務業中的就業人數占勞動者總數的比重,則從1960年的56%上升至1994年的73%。從1960年開始,其他發達國家均出現類似現象。 去工業化有兩個主要特點:其一,制造業發展停滯,美國工業生產值與其增長幅度在過去十幾年迅速下滑;其二,制造業大規模裁員;就業從第二產業轉向服務行業,導致制造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比例,在十年間從15%下降到了10%以下。 去工業化對于未來危害有多大,林一棟可謂非常清楚。短時間內看著一片欣欣向榮;空氣都變得清新!但從長遠發展來看;會讓整個國家停滯不前,甚至出現衰退! 假設美國不作出去工業化決定,怎么可能讓發展中國家崛起;世界就是這么神奇,仿佛冥冥中帶著必然。 工廠并不是很大,很快便轉完一圈;林一棟非常認真的說道:“這家工廠面積多大,巔峰時期產能是多少。” 雖然不明白老板為什么會帶著一個亞裔過來,但看到佳娜-施華洛世奇點頭;表示同意后。 老米勒直接回復道:“整體占地面積為15英畝;巔峰時期能夠生產各種水晶飾品13萬件。” 差不多100畝地,單單生產香水瓶產能會更高;未來幾年都不用為廠房而發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