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們也是清楚歷史的,自然也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之前雁門關救駕只是稍微展露出才華,而是從太原起兵開始,才是他真正綻放光芒的時候! 可那時候他才多大? 不過十八而已! 卻儼然開始圖謀中原,與諸多年齡大自己十幾甚至幾十歲的人開始爭奪!—— 漢朝初年。 劉邦看著李世民的舉動,再度羨慕不已,這孩子才十幾歲,但面對大事大非卻絲毫不慌,對時局的把握極其準確,心性也是極其優秀,下手果斷,這是多少歷經滄桑之輩都做不到的! 要么不知如何做,要么便是優柔寡斷、猶猶豫豫,要么就是果斷下手卻始終不得要領,在錯誤的道路一路狂奔。 即便是自己,在他的那個年齡也沒有那般大的本事! 他眼神中的羨慕之色已經愈發濃厚了起來,為什么他就沒有這樣優秀的兒子呢? 不求與李世民一樣才華斐然,那起碼也有個七八分吧! 可惜自己沒有李淵那樣的命! 只要自己這兒子不像楊廣那樣坑自己也就行了! 【有了李淵這個明面上的老大拍板決定起兵,那么底下的人自然紛紛開始運轉了起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首先,李淵聯絡了突厥,保證了自己不受干擾,隨后開始派人整頓兵馬,收攏人手,積攢糧草,并定下了奪取關中,廢除皇帝,轉而立代王為帝,自己掌握大權的目標。】 【六月,李淵在晉陽建立大將軍府,任命長子李建成為左領軍大都督,統領左軍,二子李世民為敦煌公,右將軍大都督,統率右軍,最后人們四子李元吉為姑戚公,統帥中軍。】 【七月,長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各率領三萬大軍從太原南下,直指關中,令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 【然而,此時正值秋日,雨水不斷,陰雨連綿不絕,行軍道路泥濘不堪,李淵的軍隊難以行走,同時糧草也有些匱乏】 【雪上加霜的是前方還傳來了突厥趁機襲擊晉陽的消息,而晉陽縣令劉文靜還在出使突厥,眾人并不能知曉具體情況。】 【于是李淵與諸多眾人商討對策,面對局勢不明朗情況,諸多人紛紛建議回太原繼續積攢力量,觀察局勢的變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