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時,唐朝北方地區還剩下竇建德和盤踞洛陽的王世充,一方面,為了盡快將北方統一,王世充與突厥有了聯系,因此,為了不面對王世充和突厥的聯合進攻,唐朝必須盡快解決北方。】 【武德三年,李世民再次向李淵請求出兵,征討王世充。】 【而王世充則出于對別人的不信任,僅僅派出了自己的親族來鎮守各地,最后他自己親自上陣,率領三萬人對抗唐軍。】 —— 明朝,洪武十三年。 年輕的朱棣不由得撇了撇嘴,對于王世充任用親人,而對于真正的人才不管不問的行為十分的看不上。 此乃心胸狹隘之舉! 王世聰本就有失人心,再加上此舉,更是未戰先怯之意! 手下的文臣武將希望歸順唐朝,也是正常之舉。 【七月,李世民駐扎古州,先后派出部分士兵攻打慈澗,王世充帶領三萬兵馬救援于此地。】 【而也在此時,李世民帶領著自己的騎兵準備從側面進入戰場。】 【然而,由于人數方面的懸殊差距,他們很快陷入了王世充兵馬的包圍當中,而為了穩固唐軍的軍心,李世民選擇自己墊后。】 【這種做法顯然極大的挽救了士氣,但同樣風險也不小,要知道,此處乃是山澗之地,地勢險要,萬一有個閃失,大唐就要腹死胎中了。】 【面對殿后的李世民,王世充的猛將單雄信率領數百騎兵緊追不放,險些將李世民留在此地,徹底斷送了大唐未來的輝煌盛世。】 【最后,李世民在身旁的數個親衛拼死掩護之下,憑借一手高超的箭術消滅數個敵軍才逃了出來。】 【然而,這一次的失敗并沒有讓李世民沮喪,勝負乃兵家常事,雖然大家都懂得,卻有幾人能快速調整過來?然而李世民做到了。】 【第二天,李世民再次帶領五萬士卒,奔赴慈澗,而王世充則把此地的兵馬調度回了洛陽。】 【此戰過后,李世民便再度將目光放在洛陽之地上,開始重新部署戰略,調動軍隊人馬,最后分成了四路軍隊,齊頭并進,從四個方向對洛陽開始進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