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即便李淵沒有李世民那般出眾的能力,可終究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多年的朝廷生涯下來,手段也是夠用。 只要他想,又怎么會沒有收攏這一批軍功集團的人呢? 恐怕他是打算將這些人排擠出朝廷! 楊堅只能得到這樣的結論,這李淵是打算效仿自己嗎? 畢竟他也這么干過,可是李淵將這些人排擠出朝廷,就不管不問他們了嗎? 神跡可是說了,他們最后都到了李世民的身邊! 而李世民最后成為了唐太宗,那么這過程就這中間發生的事情就不難推斷了,你李淵終究沒能掌控住局面! 最后惹得大家都不開心,然后李世民才有了機會! 【李世民雖然萬般不舍,可終究沒能說服李淵,只能準備動身去洛陽。】 【然而,雖然李世民不想離開長安,但一直與他意見相反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在這件事情上卻是與他態度一致。】 【他們二人認為,長安是自己的地盤,李世民在這里自己終究可以對他進行一些限制,可洛陽是李世民的自留地,他們也沒能安插多少自己的人手,倘若讓李世民回到洛陽,豈不是猶如蛟龍入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背地里做點什么他們都很難知道。】 【于是二人紛紛動用自己朝中的人,向李淵遞交奏折,最終成功地打消了李淵派李世民去洛陽的念頭。】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光美吐槽道:“雖然回到洛陽,唐太宗就回到了自己的主場。可即便是在長安,他們也不占多少優勢啊。” 【矛盾一旦被挑明,倘若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的辦法,那么就只會愈演愈烈,無法停下,乃至刀刀見血的地步。】 【李建成和李元吉與后宮嬪妃的聯系愈發緊密,使其不斷地對李淵吹著枕邊風,同樣,李世民也收到不少愿意效力的勇武之人。】 【更是有諸多秦王府的人勸說,如李靖等人就曾表明:“大王以功高被疑,靖等請以身犬馬之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