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10章 退后就是徹底的粉身碎骨! 相比于在武德年間的李唐王朝的繼承人問題,貞觀年間的李世明和他的大臣們才是最忙的。 關于未來發(fā)展的種種問題,他們需要盡早解決,起碼提出一個大概方案。 繼承人的培養(yǎng)更是重中之重,日后不能讓大唐再出現(xiàn)優(yōu)秀傳統(tǒng)了! 還有軍田政策后續(xù)的解決方案也必須盡早考慮好。 —— 唐朝,開元年間。 尚且還沒有徹底沉淪于安逸的李隆基也開始反省了自己,從享受的想法中恢復了過來。 朝中的張九齡等一批老臣還在,也紛紛規(guī)勸皇帝,不能讓大唐落到那樣的地步,否則他們還不如支持太子李淳,再來一次大唐傳統(tǒng)。 于是,剛剛開始享受沒多久的李隆基再度開始了征程,再次坐上了那個自己曾經(jīng)日日夜夜批閱奏折的位置。 神跡已經(jīng)將所有問題都指出來,自己未來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更是講得一清二楚,沒有理由再拖延下去了。 —— 隋朝,開皇年間。 楊堅夫婦則派人將李淵等人留在京城,又特地派人將剛出生不久的李世民護送到宮里,打算親自照料。 這時,無論是秦朝還是漢朝,或者是日后的宋朝、明朝,紛紛都治理自己的朝政,改革原先的政策。 多虧距離神跡下次降臨有著十日的間隔,讓他們能夠有序的處理各大事務。 先把基本方案定下來。 至于那些太平的朝代,絕大多數(shù)都依舊按照自己的眼下的所需,穩(wěn)步進行發(fā)展,只不過是關于日后的規(guī)劃要重新規(guī)劃一下。 而那些處在關鍵時期的朝臣們則是命苦了,整個朝廷連軸運轉(zhuǎn),忙個不停。 十日轉(zhuǎn)瞬即逝。 【叮咚,歡迎收看萬界故事會之那些神奇的太宗們第四期:漢太宗?!? —— 漢朝初年。 劉邦興致勃勃的看著神跡。 終于講到他的大漢了! 呂雉則微微有些擔心,他真不覺得自己那個兒子能夠獲得太宗的廟號,即便是在自己的幫助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