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角色剖析與練習準備-《聲優之途》
第(2/3)頁
“聲線的多少并不重要,發聲的技巧就算差一點也沒關系。唯有感情才最重要,因為只有能夠共鳴的真摯感情,才能真正地打動人心。”
“那么,要怎么樣才能傾注自己的感情?才能代入到角色中去?”
“剖析角色,從而認識角色,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如何才能踏出這一步?多看書,多想像。這是我的方法。”
“這——也是我教給你的第一課”
﹡﹡﹡﹡﹡﹡
所謂的聲優,也被叫做配音演員。而配音演員,從本質上來說,也是演員。
最早的聲優,甚至都是從戲劇劇場的演員中尋找擔任的。
演員可以用肢體動作,用眼神微表情來表達角色的情緒和情感。
而聲優,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的聲音,所有的表達,都蘊含在聲音之中。
帶入角色,感情共鳴——村上徹所信奉的這種配音方法,屬于體驗派的一種,也是在演員中常常會運用的方法。
白石優曾經在聲優養成所學習過,自然也了解過體驗派的方法。這算是十分基礎且為大眾所知的方法。
但知道歸知道,想要真正做到代入角色,卻絕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聲優的演技大致上來說可以分為兩類,體驗派演技和技巧派演技。技巧派的演技下限高而上限低,容易掌握和進步,應用在那些千篇一律的公式化角色上,能夠十分迅速地進行演繹。而體驗派演技上限高下限低,花費時間更長,也更講究天賦。尤其要注意一點,那就是當你所理解的角色與導演監督所理解的角色不一樣時,配音的效果就會很差,導致進程也會因此而停滯。”
“所以,在代入角色之前,要先用技巧適應”
這是聲優養成所的老師曾經說過的話語。與現在村上徹所教授的內容有些區別。
“多看,多想像”
這是村上徹強調多次的話語。
于是,一直到晚上12點鐘,白石優不斷閱讀著試音臺本和原著,他不斷想象著,想象著劇情的發展,想象著所有人的思考的方式。
不知不覺,他寫了一份有關于藤島拓海的人物小傳,像是論文一般,密密麻麻好幾張紙。
緊接著,他又在臺本上開始記錄起來。面對不同角色需要用什么樣的語氣對話,一開始藤島拓海的性格,以及經歷事件之后藤島拓海的性格,是有著轉變的,所以轉變前后的語氣也要有所變化。
還有在不同的事件場景中,尤其是解決事件的高潮場景中,為什么藤島拓海會這么選擇這種危險方法來解決問題,那種脫離了日常的異常感,也必須要體現出這一點才行。
臺本上的每一段話后都留下了標注作為提醒,原本單薄的臺本內容變得越來越多,
夜深人靜,已經是凌晨,但白石優卻依然精神奕奕。
還沒有開始配音,他卻是已經完全興奮起來,并開始享受其中。
腦海中此刻已經形成了一道復雜卻清晰的人物關系圖,以至于現在他特別想知道《神的記錄本》的故事后續,更加有種將后續三卷全部買下看完的沖動。
以前白石優看小說看漫畫都是看得開心就行,對于人物性格的把握只流于表面,并沒有怎么細想。但是現在他發現,像這樣在看書過程中仔細地剖析與想像,也別有一番樂趣。
合上筆記,白石優看了一眼時間,心滿意足地躺了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