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93章、中華道藏-《逍遙綠茵》


    第(2/3)頁

    中華文明宏大精深,源遠流長,各種道家典籍自古就層出不窮。但將其匯編成冊(道藏),有據可查是東晉葛洪《抱樸子內篇遐覽》,收錄道書六百多卷。

    南朝陸修靜按“三洞”分類,編《三洞經書目錄》,共1228卷,是為道教史上第一部經書目錄。

    后孟法師按三洞四輔分類法編纂《玉緯七部經書目》,此后陶弘景又撰《經目》和《太上眾經目》,到唐玄宗時已有3744卷。

    唐代開元年間,唐玄宗開元(公元713─741)時,令史崇玄等40余人撰《一切道經音義》。在此基礎上,又發使四處搜訪道經,加上原來所藏,纂修成《道藏》,目曰《三洞瓊綱》,總計3744卷(一說5700卷,一說7300卷),稱《開元道藏》。

    《開元道藏》的編纂體例采取三洞分類法,分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洞玄、洞神各十二部。天寶七年(74詔令傳寫,以廣流布。至唐末五代,毀於兵火。

    宋開國后,曾先后五次收集整理道經,重修《道藏》。

    宋真宗信仰道教,并用6年時間編成《寶文統錄》4359卷。張君房奉命主編修了《大宋天宮寶藏》,共5481卷,并首次在福州閩縣刻板印刷,稱作《萬壽道藏》或《政和萬壽道藏》。

    后他又派道士張君房增編道藏4565卷,并采用千字文編號,天禧三年(1019年)編成7部,稱《大宋天宮寶藏》。

    宋徽宗崇寧年間增至5387卷,稱為《崇寧重校道藏》。政和年間又增補至5481卷,并雕版印刷,稱《政和萬壽道藏》,此為道藏的木刻本的開始。

    金朝章宗時,編刻《大金玄都寶藏》,共6450卷。不過射雕世界,金朝沒有完成這個道藏的編纂,因為他們皇宮中的道藏全都被馬速拿走。

    元朝初年,全真道士宋德方主持編刻《大元玄都寶藏》共計7800余卷。

    這些《道藏》歷經兵火和元、清的焚經掠奪,前世大多不存。現代整理出來的為明正統十年(1445)刊行的《正統道藏》及萬歷35年(1607)張國祥緝印的《萬歷續道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荣成市| 红桥区| 凤翔县| 连平县| 广宗县| 霞浦县| 合阳县| 抚顺市| 思茅市| 桑日县| 六安市| 石阡县| 通道| 十堰市| 台东市| 瓦房店市| 安塞县| 定襄县| 广丰县| 威远县| 凤翔县| 札达县| 彰化县| 平阳县| 绿春县| 水城县| 南丹县| 通山县| 柳江县| 墨竹工卡县| 固安县| 历史| 台南市| 灵川县| 泰兴市| 司法| 米脂县| 玉林市| 娄烦县|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