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大建設-《逍遙綠茵》
第(1/3)頁
攻下中都的當晚,200名逍遙宗弟子及2000特戰隊,攜帶完顏雍詔令,身著金兵服裝,并帶著邊軍將領熟悉、已投降的傳詔太監,疾馳到100多公里外的古北口軍營。
宣讀完臨時解除鎮防邊軍將領職務后,特戰隊成員接替了指揮權。召來所有將領,在詔令的威懾下,當場軟禁了這些軍官。并下令打開關門,接應蒙古方向的中華騎兵進關,迅速控制了所有鎮防邊軍。
10萬鐵騎入關后,按總指揮部事先的計劃安排,部分兵力繼續南下,前往燕京城外各要道、關隘布防。另一部分原地待命,整編鎮防邊軍,布置防御,守株待兔。接下來幾天,通過詔令及武力威懾,順利接管了完顏雍之前下令從各地陸續調來的援軍。
針對古北口及援軍約20余萬金兵,同燕京城駐軍一樣,開始進行甄別和整編,挑選出沒有民怨的健壯兵卒,組建中華軍輔軍。年老體衰無民怨的,則是發放路費,遣送回家。剩余軍官和死忠兵卒則被暫時關押,待戰爭全面結束后,陸續送往去拓荒或礦區勞動改造。
沿海22座港區伏擊戰、燕京城及古北口三場戰役,以極其微小的代價,完成了對金朝軍隊共計40余萬、占金總兵力約55%的控制,若論其精銳兵力,達到了前金王朝65%以上。
隨著中都及直沽寨一帶的肅清,中華軍的后援通道暢通無阻,大量的兵力及候任地方官員,不斷從海路進入到中原大地、東北等原金王朝控制地區。
幾乎同時,300艘討伐南北苦夷島的金朝水軍艦船,還沒靠岸便被中華海軍圍殲,不對等的海戰僅用時半個時辰,擊沉了40余艘金水兵艦船后,其余水軍見無勝利把握,全部投降。
蒙古方向的大華軍騎兵還留有3萬鐵騎,在戰事剛起時,就直奔蒙古東面的上京會寧府(哈爾濱)、長白山金女真起源地,圍殲了留守的金兵,并抓捕了所有金朝遺老遺少。
7月底,中華軍兵分多路,對金全境完成了全面控制,所有不服詔令投降的官兵及地方官吏,全都被擊斃或抓捕。戰場上下來的20萬輔軍,經培訓后,篩選了10萬相對優秀輔軍,離開原家鄉,異地安置到各地,成為維護地方治安的巡捕。
期間,中華海軍400百艘內河艦艇,經淮河、黃河等一路逆流而上,運送了大量的人員、物質和裝備,完成了對南宋、西夏邊防的換防,并構筑起全新的火力防衛系統。
8月,大中華王朝2萬余儲備的各級干部,以及因未來數年不會有大型戰爭而退役的4萬余退役老兵,經退役前集中進行軍轉民培訓轉業的鄉鎮基層干部,陸續走馬上任,接管了金朝全境的各級政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池县|
固原市|
马关县|
西和县|
舟曲县|
德阳市|
息烽县|
宜城市|
江源县|
武夷山市|
虹口区|
塔城市|
沂源县|
临漳县|
修武县|
迭部县|
许昌市|
会泽县|
乌鲁木齐市|
昌吉市|
吉安县|
赫章县|
舒兰市|
牡丹江市|
富阳市|
镇江市|
江西省|
泸定县|
宁阳县|
防城港市|
石城县|
牙克石市|
阿鲁科尔沁旗|
二连浩特市|
弋阳县|
山丹县|
正蓝旗|
宜州市|
长阳|
洮南市|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