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兵馬未動-《逍遙綠茵》
第(1/3)頁
轉眼已到公元1178年。7年雖短暫,但中華閣早有謀劃,各項戰(zhàn)略逐一實施。
首先,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馬速從米州收集回來的玉米、土豆、紅薯等高產糧食,因有小洞天的先期培育,無論是種子成活率、生長速度、產量以及抗病蟲及溫差等各項指標,都比原產地的種子優(yōu)良許多。
加之每一類糧食品種都有20種以上,在中華閣農業(yè)科研所的精心培育和篩種、雜交等技術運用下,第三年便開始在廈門、彎島、南、北苦夷島,以及呂宋、南北羅娑斯(澳洲、新西蘭)等各個維度的控制區(qū),大面積種植成功,且一直都在進行種子的優(yōu)化篩選。
當然,農業(yè)科研成立后,同樣也成立了研究中國本土眾多作物,如水稻、大豆、粟(小米)、高粱等良種項目部,這些年也頗有成效,廈門、彎島等南方地區(qū)水稻單季產量從之前畝產225公斤,增長到畝產310公斤左右。
雖遠遠比不上紅薯、土豆和玉米等高產作物,畝產上千公斤,但進步也算不小。這也得益于這些年不僅重視種子篩選,以及中華閣這些年的鳥糞礦石制造的氮磷緩釋復合肥料。
不過,這些高產作物及農業(yè)科研,都是采取軍墾模式種植,收獲的糧食除種子嚴密保管外,全部統(tǒng)一回購到中華閣旗下工廠。
但棉花、蔬菜、水果,在中華閣位于各王朝基地、控制區(qū),卻是向當?shù)匕傩杖骈_放。這些作物、水果等,讓農戶們有了更多的收入渠道。尤其是無需太多人工的果樹,在轄區(qū)內的老百姓,每家每戶門前院后都有種植。
甚至有些勞動力缺乏的農家,自家土地專門用來種植水果、棉花、蔬菜、花生等經濟價值高的作物。從而讓水果、蔬菜、食用油的產量大幅提升。
中華閣旗下的商號,將一些便于運輸和存儲的水果、蔬菜及食用油,統(tǒng)一收購后,運送到各王朝銷售,還有意識地在各王朝,積極推廣這些新奇的農作物種子、種苗。
面包樹、橡膠樹等因氣候條件限制,只能在靠近赤道的地區(qū)種植,為此中華閣還專門派兵,占領了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島以及馬魯古群島等10多座大島,將島上的原住民大量遷移到倭國去挖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民市|
廊坊市|
宜春市|
天门市|
婺源县|
神池县|
渑池县|
当涂县|
大城县|
化州市|
多伦县|
岱山县|
酒泉市|
长泰县|
寿光市|
台前县|
白水县|
宾川县|
辽宁省|
三亚市|
格尔木市|
昌乐县|
南召县|
尚志市|
卢龙县|
扎鲁特旗|
高邑县|
襄垣县|
松桃|
兰州市|
偃师市|
南涧|
广宁县|
古田县|
固安县|
湘乡市|
九龙县|
砀山县|
江川县|
卫辉市|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