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可打開自己的電腦,從云端調取卡索為她搜集和整理好的安德烈·波波夫和俄羅斯國立圖書館之間有交集的信息和資料。 資料顯示,在一年前,安德烈·波波夫參與了一個網絡安全的公共項目,該項目針對俄羅斯國立圖書館開始布局網絡安全系統(tǒng),持續(xù)了兩個月。項目結束后,他便再也沒有光顧過這里。 在項目進行期間,他作為項目的網絡安全技術顧問頻繁訪問這里,存在正當合理且無可置疑的理由。 也許,他提前一年就開始布局,在這里藏下情報和秘密,為擺脫元老史都力的掌控開始做精心準備。 卡索還上傳了一些圖書館的監(jiān)控視頻到小可的云空間。 這些視頻是在項目進行期間,圖書館的監(jiān)控攝像頭拍攝到的安德烈的的日常影像。 根據(jù)監(jiān)控的時間記錄和ai分析的結果,那段時間,每天中午,他會在用完午餐后來到科技文獻區(qū)稍作休息,時間持續(xù)35分鐘至一小時不等。 在這段時間內,他會從書架上取下幾本書,仿佛穿越到古老的時代,然后在筆記本上做一些記錄,與周圍那些使用全息影像閱讀的人形成鮮明的對比,就像是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至于安德烈究竟在筆記本上寫了什么,攝像頭的視角無法捕捉到,因為他的上肢和電腦屏幕完美地遮擋了攝像頭的視線,旋轉360度的鏡頭也無從窺探其中的秘密。 他借閱的書籍,并沒有明顯的關聯(lián)性。然而,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專業(yè)書籍,晦澀艱深,偶爾摻雜著國際象棋棋局分析的圖書。 在這個時代,閱讀紙質書的人越來越少,大部分書籍都已經電子化,通過全息屏幕或電子墨水可以完美模擬紙質書的閱讀體驗。因此,直接使用紙質書籍的人越來越罕見。 這使得安德烈與眾不同,他有時會在書上做一些標記,輕輕用鉛筆劃過某些地方或寫下一些內容。有時他一次借閱多本書。 在她的云空間里,安德烈·波波夫的瀏覽書籍的記錄赫然在目,一覽無余。 卡索的工作做得及其細致。ai自動從監(jiān)控視頻中識別出安德烈·波波夫所讀的書籍之書名、書的檢索號和在書架上的位置,所有這些書籍都按波波夫閱讀的時間順序進行了排序。 每日中午的閱讀時間結束,安德烈又會回到項目室,進入一間架設著密密麻麻服務器的機房,開始進行網絡安全設施的部署工作。 每天工作完成后,安德烈·波波夫會在圖書館的不同樓層的分類圖書區(qū)漫步一番。 他會找一張前方有擋板的桌子坐下,開始在筆記本上寫一些東西?;蛟S是當天的工作心得,或者是他準備傳達的重要信息。等到圖書館即將關門時,他將筆記本鎖在寄存柜中。第二天再取出使用,日復一日,周而復始。 寄存柜的分配并沒有特定的規(guī)律,它是根據(jù)柜子的占用和閑置情況由系統(tǒng)自動安排的。 也許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寄存柜被使用,也可能某幾天的寄存柜是重復的。小可牢記安德烈·波波夫曾重復使用的過寄存柜,并在腦海中記下這些寄存柜的編號和位置。 趁著炫藍還在外面跑步,她給卡索打了個電話,請他幫忙研究一下國立圖書館的網絡安全系統(tǒng),并特別留意操控“寄存柜”的系統(tǒng)代碼有無異常情況。 ****************************** 幾乎在國立圖書館即將開門的時候,炫藍返回了飛行器。他看到小可正在電腦上觀看安德烈·波波夫的監(jiān)控錄像。 “你動作挺快啊,看來你也學了不少黑客技能?”炫藍微笑著戲謔道,“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