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來到和風鎮,和辰過上了普通孩子的生活。他們的家在鎮子西面的一條破舊的小巷,小巷子里只有他們跟雯姨兩家。除了偶爾糧車搬運時發出吱丫丫的噪音外,小巷子倒還算清靜。 對普通的孩子來說重要的是學業。學業跟將來的工作有直接的關系,比如銘叔當年要當上巡邏隊巡長,就必需有中庶學廟的結業書,當時銘叔白天工作晚上自己看書學習,花了整整兩年時間。“中庶學廟”之后是“大庶學廟”,完成“大庶學廟”能當上宗學府之類文職。小鎮里能讀到“大庶學廟”的人寥寥無幾,鎮上甚至沒有一家大庶學廟。 本來銘叔想讓和辰直接讀中庶學廟,不過跑了幾家都不肯收。最后也只好街旁的小庶學廟念書。那里大多是比他小很多的小孩,或是那種搗蛋不好好念書的家伙。 “和辰早上課有沒有好好聽講。” “聽了。” “有沒有記下來。” “記了記下來了。” 中午放學回家一進門就聽嬸嬸叨叨讀書的事,聽得有些心煩。 嬸嬸是銘叔的妻子,平日家里只有她在家。來的時候銘叔說了很多鎮上好玩的事大多是胡謅的,或許只有一件事說的不錯就是夸贊嬸嬸年輕漂亮的話。 想來銘叔這把年紀能娶到漂亮年輕的姑娘也不容易,嬸嬸原來并不是和風鎮的人氏,是城外偏遠漁村里的。前兩年嫁到和風鎮,沒想到還沒過門“丈夫”就病死了。正巧銘叔那陣子幫了和家族長的忙,又提出想加入和家族籍。老族長打聽到銘叔沒有家室就提出讓嬸嬸改嫁。一來解決了姑娘的事,二來讓銘叔能安心在鎮子上落腳,所謂是一舉兩得。當然小村的女人很容易接受自己的命運,對她來說都一樣,反正第一任丈夫也沒見過。 成婚后嬸嬸算是勤儉持家的賢妻,不過嬸嬸有個毛病,就是喜歡嚼舌根。東家長李家短都要說一遍,尤其是喜歡說隔壁雯姨的壞話,她常跟和辰念叨雯姨的那些“難堪”的往事。雯姨是和家的族人,年輕時人機靈讀書又好,鎮上有很多追求者。那時候雯姨離開鎮子去封氏郡念大庶學廟。結業回來的時候就有了欣兒。那時候鎮上眾說紛紜,有說是給封氏郡大家族生的孩子,也有人說是一個有錢的商戶。反正未婚有子是敗壞道德的事,說當時很多族人要把她趕出鎮子。后來是族長出面才給保下來的。 “和辰我出去買點東西,爐子上的火你幫我看下。” “好嘞。” 嬸嬸剛剛出門,子虎從房間里竄了出來。 和辰帶了一袋子肉放在碗里,子虎高興地吃了起來。這家伙吃飯從來不含糊,就是鼻子上的角有點礙事。那會兒嬸嬸幾次說要找師傅把它給鋸了,都被和辰頂撞回去。關于斷辨善惡的“獬豸角”,和辰已經完全相信無抎說的是真的。當他跟銘叔在路上的時候,遇到過一個江湖騙子,“獬豸角”就變成了黑色。而子虎自己也能感覺到,一副齜牙咧嘴的樣子。當然那個騙子的騙術并不高明,當場就被銘叔識破了。 “今天早晨我聽到鎮東家的雞少了,是不是你干的。”和辰趁機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