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七月近黃昏的太陽依舊熱烈。 葉小川跟在劉元后面,敲響了余主任位于一單元三樓二室的家,灰白色的房門。 開門的是一位看上去三十歲不到的女人,她面容嬌好,很有儀態,身上穿著居然還是港式連衣裙,這位該不會到自己攤位上買過衣服吧? 見此葉小川略微遲疑,也不知道她跟余主任什么關系? 還好有劉元在前面打頭陣,也免除了他第一次來就在稱呼上出現差錯的情況。 “嫂子好,今兒又來打擾了您和主任了?!? “小劉,你來的可真夠快的。”她說話的語氣略微不善,但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作文章,接著又說:“快進來吧!老余等你半天了?!? 原來這女人是余主任的妻子,真是有點出乎意料,想想余主任他今年四十有六,太太居然這么水嫩,典型的老牛吃嫩草。 老余同志看來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次離婚潮的受益者。 自1980年頒布新的《婚姻法》,里面出現了“感情確已破裂”這幾個字,直接引發我國離婚潮的大門。 之后在1982年出現了婦女同志寫信給最高領導的情況,然后到1983年更是發生了轟動一時的“秦香蓮上訪團”,到京狀告他們的丈夫是“陳世美”事件。 當時由于領導的出手,一些“陳世美”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他們選擇隱忍不發,但離婚的潮水已經勢不可擋,注定要成為了這個時期老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 “第三者插足”一時間成為時代熱門詞匯。 “嫂子真不好意思,辦事處有點小事非要我處理,就給耽擱了。…………” 兩人電話明明約好五點半到家拜訪,現在才五點十分,于情于理都算來的快。 至于她為什么顯示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劉元不需要用腦袋想也知道怎么回事? 官大一級壓死人。 更何況還是自己頂頭上司的女人。 面對如此無理的抱怨,他只能默默忍受,不過,他在回話時多留了一個心眼子。 他把來的慢的主要原因歸結到他需要處理辦事處的一些煩瑣小事。 這個回答,正常情況下肯定是沒腦子的表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