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劉淵駕崩,劉聰登基-《晉末的卯金刀》
第(1/3)頁
沒真正跟當地百姓患難與共過,哪怕劉泰給了當地百姓土地,但這只是利益上的交易,而不真正是情感上的羈絆。
情感這東西要么靠時間沉淀,要么靠實踐促進,而蝗災對劉泰來說便是一次契機,一次改變百姓對自己軍隊認知的契機。
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軍隊是一支為百姓,至少是為漢族的百姓的軍隊。
說實話想要改變百姓的這種印象是非常難的。
別看劉泰來到泰山郡內對百姓秋毫無犯,更打跑了當地的世家豪族,給了百姓土地,但這只代表百姓接受了自己的統(tǒng)治,并不代表百姓跟自己的軍隊間有什么軍民魚水情。
頂多就是看到當兵有好處,所以我也要去當兵。
以后自己當兵了,對自己家鄉(xiāng)不會劫掠,但要是到了外地,那劫掠起來可真是一個比一個狠,一個比一個肆無忌憚。
畢竟自古以來,當兵是不是為了百姓,別人不知道,難道百姓自己還不知道嗎!
能稍微約束下士卒,不要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對百姓們來說已是一等一的軍隊了。
讓軍隊幫忙百姓干活,這種事情聽都沒聽過的,簡直讓人感覺匪夷所思。
劉泰就是要讓士卒去給百姓們幫忙,當然這種事情不能強來,而是要潛移默化的推行。
為什么選了羊藥以當地人為主的郡兵,以及趙安這種以后準備到敵后進行活動的軍隊,便是需要讓他們去適應跟老百姓去打交道,去嘗試把老百姓當做人來看待。
當然不可能自己手上所有士卒全部都壓上去來進行抗蝗,尤其是那些真正的精銳。
因為自己還是需要留下足夠的士卒去應對可能遭遇的風險。
但實際上,茍晞跟劉泰一樣也受到蝗蟲迫害,只不過茍晞不是擔心蝗蟲迫害百姓,而是蝗蟲鬧得自己軍隊的糧食受到重創(chuàng)。
要知道這次跟劉泰交手后,茍晞自然也沖著下次交手滅了劉泰的想法的。
而茍晞所想到的第一辦法便是增兵,三萬的軍隊按不死劉泰,那就五萬,五萬按不死,那就十萬,總而言之,士卒多了總能把劉泰給按死的。
但蝗災來得卻這般不巧,反正茍晞想擴軍的計劃算胎死腹中了。
現在茍晞的主要精力放在怎么樣軟磨硬泡的讓青州當地世家把糧食借給自己,他們不是很看得起的寒門。
“要是劉泰乖乖被老子打死,劫掠了泰山郡的糧食我就不需這般頭疼了啊!”茍晞感嘆。
不過對比起現在焦頭爛額的茍晞,征討錢圖的司馬睿,上書司馬越的周馥,整個晉廷也都是亂糟糟,完全沒有一處的地方安穩(wěn),誰也沒有閑心來理會劉泰。
但真的說起來,這時候最鬧騰的到底還是匈奴漢國!
這時劉淵病入膏肓,不過他到底任免了陳留王劉歡樂任太宰,長樂王劉洋為太傅,江都王劉延年為太保,楚王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都兼任錄尚書事。
并以以齊王劉裕任大司徒,魯王劉隆為尚書令,北海王劉為撫軍大將軍兼司隸校尉,始安王劉曜為征討大都督兼單于左輔,廷尉喬智明為冠軍大將軍兼單于右輔。
光祿大夫劉殷為左仆射,王育為右仆射,任顗為吏部尚書,朱紀為中書監(jiān),護軍馬景兼左衛(wèi)將軍。
永安王劉安國兼右衛(wèi)將軍,安昌王劉盛、安邑王劉欽、西陽王劉都兼任武衛(wèi)將軍,分別統(tǒng)領禁兵。
劉淵把一切制衡與安排全都安排好后,宣召太宰劉歡樂等人到皇宮里,接受遺詔輔佐朝政,太子劉和繼承皇位。
說實話,只要劉和不作死,哪怕只是做一個人形圖章,都能很好把皇位給坐穩(wěn)。
但偏偏劉和開始展示自己的過人才華,仿佛不秀一把會死一樣。
宗正呼延攸,侍中劉乘,以及衛(wèi)尉西昌王劉銳更是密謀,相繼對劉和進諫:
“先帝不考慮輕重的情勢,使三王在皇城里統(tǒng)領強兵,大司馬劉聰擁兵十萬在近郊駐扎,這樣陛下不過是在他人那里寄寓的皇帝罷了,應當盡早考慮對付這種情勢。”
呼延攸是呼延翼的兒子,劉和更是他的外甥,所以對他深信不疑。
所以幾乎才登基,就馬上宣召安昌王劉盛,安邑王劉欽通告他們。
劉盛說:“先帝的棺槨還沒有安葬,四王劉聰也沒有變節(jié),一旦自相殘殺,天下會怎么說陛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荥经县|
兴安县|
渭源县|
江都市|
大竹县|
景宁|
商河县|
新宁县|
普定县|
泾源县|
渝中区|
阿合奇县|
漳平市|
饶平县|
宣汉县|
平乐县|
新余市|
冀州市|
关岭|
克拉玛依市|
永昌县|
会泽县|
平舆县|
友谊县|
阜新市|
抚州市|
永修县|
新绛县|
砚山县|
宝清县|
麻江县|
阜新市|
平南县|
贺兰县|
通化县|
海丰县|
富锦市|
诸城市|
托克逊县|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