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人齊齊點頭。 關夫子便問:“我聽聞顧柏遠曾在這鎮子上與一個秀才學過,那你們二人之前可有讀過書?” “讀過,是三嬸教的我們。”顧秀秀道。 顧柏遠跟著:“我不跟秀才學了之后,我們三個都跟著三嬸一同讀書。” 關夫子微有些驚訝,看向李慕慕,“你也讀過書?” “以前自學的。”李慕慕道,“與您肯定是不能比,但給三個孩子做做啟蒙,是夠聊。” 關夫子點點頭,又問:“那你們都學了哪些?” “三嬸教了我們識字,教我們讀了《論語》和《韓非子》。”顧柏遠道。 三人跟著李慕慕學習的時間不長,還沒來得及學習更多。 且李慕慕學的那些現代知識,放在現在許多也不太適合教給孩子們。 李慕慕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結合現在的情況,選了這兩種教他們。 這下關夫子反倒是驚訝了,問李慕慕,“你怎會想著教他們《韓非子》?” 尤其是這么的孩子,專門教他們這個的可不多。 “其實我個人覺得,既是讀書,便不能只讀一家之言。在獨尊儒術之前,可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各家的學,雖各有所短,但亦各有所長。能讓學子們吸收學習百家所長。” 這里畢竟是古代,便是她在歷史上不曾聽聞的大熙國,也是尊崇儒家思想。 這大熙國雖是原著作者架空出的國家。 但在之前的歷史,卻又與現實一樣,是被作者直接拿來用了。 李慕慕可不敢直接跟夫子,她認為儒家的思想有好的地方,但也有許多不好的地方。 比如儒家只不過是君王拿來加強自己統治的工具。 比如它所推崇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憑什么夫要為妻綱? 比如為人臣不忠,當死;言而不當,亦當死。現在甚至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憑什么他要我死我就得死? 比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要真按這一條來,孩子們怎么可能去聽村民的墻角? 顧柏遠怎么可能大半夜的去釘死各家的茅廁? 第(2/3)頁